当前位置:首页诗人宋代安丙
安丙

安丙

[ 宋代 ]

安丙(1148年—1221年12月4日),字子文,号晶然山叟。广安军甘溪场(今四川华蓥市永兴镇)人。南宋大将。淳熙五年(1178年),安丙登进士第,历知大安军,有惠政。嘉定十三年(1220年),联合西夏发动“秦巩之役”,终师老无功。嘉定十四年(1221年),安丙去世,年七十四。获赠少师、鲁国公。端平二年(1235年),追谥“忠定”。有《皛然集》、《靖蜀编》,均佚。《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人物生平

早有惠政

安丙为广安军甘溪场(今华蓥市永兴镇)人,是苗族后裔。

淳熙五年(1178年),安丙进士及第。曾任大竹县主簿,任满后,安丙入朝陈述十五条有关蜀地利弊的事,言论切实。后遭遇父亲去世,安丙遂守孝服丧,期满后,被召用为利州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调任曲水县丞。安抚使吴挺了解他的才能,将他请来。其后改官为新繁县知县。又遭母丧,服丧期满后,任小溪县知县。

之后,安丙担任隆庆府通判。嘉泰三年(1203年),隆兴府遭逢洪水,安丙禀告知府张鼎,用常平仓的粟米来赈济灾民。不久,安丙又凿石导溪,兴修水利,隆兴府从此没有水患。后任大安军知军,当时大旱,百姓无以为食,安丙用自己家的钱财到下游买回数万石米赈济百姓。朝廷闻讯后,下诏给他加官一等。

诛杀吴曦

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担任四川宣抚副史的吴曦公然要兴州(今陕西略阳)称“蜀王”,建行宫,置百官,向金称臣,引金入侵。在这危急关头,安丙接受吴的“中大夫、丞相长史”的封赠,但心中却摇摆不定,最后暗中联络兴州典仓官杨巨源、中军正将李好义等中下级官吏数十人,计议诛杀吴曦之策,由安丙假装怀揣“圣旨”,闯入伪宫宣旨,趁吴曦跪下接旨时,将其杀死。

宣抚四川

朝廷刚听说吴曦反叛,不知该怎么办。韩侂胄给吴曦写信,也说“以后要给他封地”,又马上召镇江知府宇文绍节询问,宇文绍节说:“安丙不是附会叛逆的人,他一定能讨伐反叛。”韩侂胄便密下帛书说:“安丙向来被推崇为有才能,有志于成就大事,现在听说吴曦谋反,你被他胁迫,考虑到他的气焰正盛,恐怕给蜀地造成大祸,因此你权且跟从他,怎能有一天忘记君父呢?如果能图取吴曦报效国家,来表明真心,朝廷将不按资序给以奖赏,即使是二府的高官也不吝惜,你更应审时度势,抓住机会,使事情成功,来完成朝廷的重托。”帛书没到,安丙告捷的文书就传来了,朝廷上下交相庆贺,加封安丙为端明殿学士、中大夫、兴州知州、安抚使兼四川宣抚副使,下诏对他嘉奖,恩数如同执政,就像帛书说的一样。

此时,都统孙忠锐由凤州进攻大散关失败,统领强德等出奇道,由松林堡攻破金寨,攻克大散关。孙忠锐贪功吝财,赏罚不明,大失军心,并且很快返回凤州,把守关的重任交给庸将陈显,致使大散关又失陷。杨巨源自己请求去收复大散关,安丙派朱邦宁去辅佐他。安丙很讨厌孙忠锐,传檄文让他到宣抚司议事,想废除他。杨巨源到凤州,杀了孙忠锐和他的儿子孙揆,安丙就以孙忠锐犯有附会吴曦僭伪,献进表的罪状报告给朝廷。这以前,因杀吴曦有功,杨巨源被补为朝奉郎,并差遣为通判。杨巨源派他的亲信部将傅桧向朝廷诉说自己的功劳,安丙便上书请求辞官。

金人恨安丙入骨,贴出告示:“得丙首者,与绢银二万匹两,即授四川宣抚史”。安丙返蜀主持军务,月余就收复了吴曦献出的四个州。其后,宋反向金求和,安丙十分愤慨,曾作诗讥讽:“自古和戎掌权柄,未闻磕头可安边”。

韩侂胄被杀后,朝廷赐安丙金器一百二十两、细帛二十匹,进升他为资政殿学士。右丞相史弥远被重新起用,安丙给他写信说:“过去仁宗重新起用富郑公(富弼)、文潞公(文彦博),孝宗重新起用蒋丞相(蒋芾),他们都竭力推辞,这关系到名教,人言可畏,希望阁下赶快辞去成命,以平息议者的议论。”谈论的人都认为安丙说的对。后升任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制置大使兼知兴元府。他探知金朝准备迁都汴京,便向宰相史弥远写信,认为应该兴师问罪。朝廷以安丙妄言轻举,下诏让他加强守备。

俾帅长沙

嘉定七年(1214年)春,安丙派自己的心腹安蕃、何九龄合兵夜袭秦州,失败而归。沔州都统制王大才杀何九龄等七人,并奏言安丙有“异志”。同年三月,朝廷任命安丙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宁宗赐手书征召他。安丙走到广德军时,又进升为观文殿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

安丙到任后,留意建设学校,请在太常创大成乐。但他为政崇尚严酷,遭转运判官章徕弹劾,朝廷没有答复;御史李安行又和章徕一起弹劾安丙,章徕被免职,朝廷授安丙为崇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朝廷派阁门舍人闻人玙传达诏命,赏赐安丙旌节、金印、衣带、鞍马。安丙三次推辞后,返回蜀地闲居。

再平蜀难

四川制置使董居谊在蜀地大失士心,金人乘机攻破赤丹、黄牛堡,进入武休关,直捣梁、洋二州,到达大安,宋军大多溃败,逃散到巴山。嘉定十二年(1219年),聂子述接替董居谊任职。当时安丙的儿子安癸仲任果州知州,聂子述就传檄让他兼任参议官。同年四月,溃卒张福、莫简等称“红巾军”,起兵反叛,进入利州,杀总领财赋杨九鼎,聂子述遁逃,退保剑门,传檄给安癸仲命他兼节制军马,负责讨伐红巾军。安癸仲召大将张威等来会合,红巾军从阆州至遂宁,所到之处无不遭殃。安丙想亲自带钱十万缗和聂子述到益昌招募士卒,聂子述说:“大臣没得到皇上的圣旨,不可轻出。”安丙就到果州。

当时,四川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程度超过吴曦叛乱。张方首先举荐安丙,魏了翁亦向宰相史弥远写信,认为:“不起用安丙,红巾军就不能马上平定,蜀地就不能安宁。”即使红巾军也说:“必须是安相公为宣抚,事情才能安定。”李壁李埴当时一起镇守潼、遂二地,也都以国事来激励安丙。

五月一日,安丙到果州。当天,红巾军焚烧蓬溪县。十五日,朝廷起用安丙为四川宣抚使,允许他见机行事,但出于猜忌,不久后又下诏降授他为保宁军节度使兼兴元府知府、利东安抚使。安丙上奏说:“臣不辞老而报国,但事情不避开怨言,难以成功,将来恐怕要受流言蜚语的攻击,即使臣独有一片忠心,也无法向陛下表明。从前秦国派甘茂攻打宜阳,甘茂怕秦王反悔,就和他在息壤盟誓,魏国派乐羊攻打中山,为表明对他的信任,魏王给乐羊一箱诽谤他的奏疏。君臣之间,似乎不必这样。但自古至今,毁谤都是从怀疑中产生的,祸患是因为忌嫉而来的;何况臣过去已经经过祸患,怎能不怕将来再遭非议。”朝廷下诏说:“从前唐太宗因西边敌寇没平定,下诏起用李靖,李靖慷慨请行,不以年老有病为自己开脱。唐代宗在朔方有难,决定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听到命令后就出发了,也不因谗言的陷害而疑虑。他们都能在关键时刻为国立功,流芳史册,朕很敬慕他们。现在蜀地遭到骚扰,使人忧虑,朕又把悠闲中的你重新起用,委以方面,而你忠心报国,不辞危难,朕用人就像唐太宗、代宗,你事朕不亚于李靖、郭子仪。希望你能立下卓越的功勋,以成就国事!”

六月二十一日,安丙从果州出发。二十三日,到遂宁,红巾军仍在普州的茗山凭着地形险固在顽抗。安丙命令各军合围,截断他们砍柴、担水的路使他们困乏。不久,张威、李贵俘获张福等十七人献上。安丙下令把王大才切成小块的肉来祭杨九鼎。七月七日,处死红巾军的余党一千多人。十七日,安丙班师,并移宣抚司治所到利州,朝廷赐安丙保宁军节度使印。安癸仲也加官三等,升为直华文阁,重被起用,主管宣抚司机宜文字。

秦巩之役

嘉定十二年(1220年),进少保,并赐衣带、鞍马。同年九月,安丙联合西夏发动“秦巩之役”,他分派将士奔秦、巩、凤翔,委派丁焴节制,驻扎在巩州。西夏枢密使宁子宁率兵二十多万,约定由夏兵进行野战,宋军攻城。不久,进攻巩州失败,西夏又不肯协助宋军攻秦州,宋军遂回师。

嘉定十四年(1221年)十月,西夏再次派人来约夹攻金朝。十一月十九日(12月4日),安丙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死讯传到朝廷,宁宗视其以少傅致仕,辍朝两日,追赠少师,赏给他办丧事的银绢千计,后追封鲁国公,在沔州建祠,以彰其功德,赐匾额为英惠庙。

端平二年(1235年),宋理宗亲写御札,赐安丙谥号“忠定”。

猜你喜欢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日长简仲咸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忆故人·烛影摇红
宋代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从军诗五首·其一
两汉王粲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清平乐·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登西台恸哭记
宋代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