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人宋代郑樵
郑樵

郑樵

[ 宋代 ]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 郑樵的诗词

人物生平

少年向学

郑樵父亲等先辈都是读书和做过小官的,因此郑樵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与文化熏陶。他也曾自述:“幼不学犁锄,慨然有读书志,胸中便以古人自期。每于史册见一传而高风凛凛者,必读之再三,通即掩卷长思,跻仰其为人,扦搏气概以从之游,若骤若驰,及之而后已。”而且,他还下定决心继承家风,把自己培养成为才华出众的人。

宣和元年(1119年),郑樵的父亲郑国器从太学回家后病死于苏州,郑樵冒暑赶往苏州,徒步扶柩而归。自此之后,郑樵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克服家贫无书读的困难,他就和从兄郑厚一起背上包袱,向四方藏书人家求借书读,并立下毕生读书治学的远大抱负。

郑樵在求学时,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把眼光开放到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他经常深入山间田野,拜农夫为师,从而得到了许多实际学问。还研究天地间的各种科学知识,并勇敢地向社会提出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知识一样重要的号召。

立志著书

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受到金兵侵犯,国家处于空前的危难,郑樵和郑厚联名上书,陈述二人的抗金志向和报国才能,并自信一旦得到朝廷起用,就能使国家转危为安,由于种种原因而未得偿所愿。尽管如此,郑樵的抗金爱国思想,一直贯穿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绍兴元年(1131年),由于宋高宗畏敌如虎,南宋的半壁江山依然处在动荡不安之中。这时,其兄郑厚在悲观失望中下山参加科举,继之走上了坎坷的仕途。而郑樵则认为如此昏暗不明的仕途,会埋没自己的读书志向,因此他不愿下山应试。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宋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心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漈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大书。

为了得到著《通志》所需学问,郑樵再次背起包袱,独自一个前往东南各地求借书读。经过三年的努力,郑樵读遍东南各地藏书。当时有人称颂他说"惟有莆阳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之后,郑樵就把书房搬到了夹漈山中的芗林寺,开始了他漫长的修史著书生涯。为了求得朝廷的支持,他著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新书,并把这些新书寄给朝廷礼部。

绍兴八年(1138年),郑樵在《上方礼部书》中,明确地向朝廷提出了自己著《通志》的愿望。这时,郑樵的渊博学问和远大抱负得到抗金派宰相赵鼎张浚等人的重视。但由于宋高宗重用投降派首领秦桧为宰相,赵鼎等人很快被秦桧排斥出朝廷,并被严加迫害。从此至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不但不支持郑樵著《通志》,反而接连三次下禁令严禁私人修史和著述,违者以"擅修国史"罪论处。

遭受打击

绍兴十八年(1148年),郑樵遭受一个又一个厄运的打击,先是胞弟郑槱不幸早亡,继而幼子郑惕和妻子陈氏相继死去,就在郑樵沉浸在巨大的精神打击时,秦桧又下了一道严禁私人修史和著述的禁令。这道禁令终于激怒了郑樵,于是他在这一年的冬天,毅然背起又著成的140卷新书,徒步走到南宋京都杭州,他要直接把新书献给皇帝,请求皇帝准许他继续著述。然而,由于秦桧的阻挠,尽管郑樵在杭州苦苦等待了一年时间,依然见不到皇帝,也得不到朝廷准许他续著的公文。郑樵见自己著《通志》的路已被朝廷当权者堵死,悲愤不已,但也无可奈何。为了能把自己平生研究的学问传给后人,郑樵在回归山林之日起,就把书房搬迁到远离人烟的夹漈山主峰侧的高山虚谷中,并在夹漈草堂开始著述一部远避宋朝国史三百年的史学巨著《通志》。他要把自己心中的全部愤懑,倾注于《通志》之中。

首次献书

绍兴十九年(1149年),他献出所著的一百四十卷书“诏藏秘府”。从16岁结庐茅山中,到出山献书,计三十余年。其间“十年为经旨之学”,著有《书考》、《诗辨妄》、《春秋考》等,其中《诗辨妄》在诗学界的影响很大,连朱熹也不得不佩服其见识之高明。“三年为礼乐之学”,写出了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谥法》、《系声乐府》等。“三年为文字之学”,如《象类书》、《续汗简》、《梵书编》等著述在中国文字学、音韵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五六为天文地理之学,为虫鱼草木之学,为方书之学”。写出了一批很有分量的著作,如《天文书》、《春秋地名》、《尔雅注》、《诗名物志》、《本草成书》等。“八九年为讨论之学,为图谱之学,为亡书之学”。写出了《求书阙记》、《校仇备略》、《书目正讹》、《图书志》、《集古系地录》等在中国图书目录、校雠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影响的作品。

1152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腐、白盐、白姜、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二次献书

1157年,郑樵初步写出了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就在他为无钱买文房四宝抄正《通志》成书而发愁时,所幸有抗金派官员王纶贺允中汪应辰等人举荐,郑樵才得以入京受到宋高宗的召对。在召对时,郑樵见皇帝也欣赏自己的学术,就当场提出要求皇帝允许他归山著述《通志》,以便早日把《通志》献给朝廷。由于高宗不能体会郑樵的一番苦心,硬是把他留在朝廷担任一个管理文书档案的小官。

就在这时,由于郑樵的学术批判和科学精神,得罪了朝中的许多学士大夫,因此他们不愿意看到山林穷儒出身的郑樵也在朝中为官,于是当即有御史叶义问出面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郑樵,昏庸的宋高宗不分青红皂白,竟批准了叶义问的弹劾,让郑樵以监潭州南岳庙的祠官回夹漈山抄正《通志》。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55岁的郑樵应高宗召对。明代周华《福建兴化县志》(《游洋志》)详实记述了高宗与郑樵的一段对话。郑樵上殿向皇帝奏说:“臣处山林30多年,写书共50种。未完成的这部史书以历代史籍为依据,始自三皇,终止五代,取名《通志》。此书参考司马迁的体例,但与《史记》又有不同之处。臣摘取纲目十二篇,名叫《修史大例》,先呈给陛下。”接着,郑樵陈述了对《史记》和《资治通鉴》的看法,并谈到自己写史是参照前人的史体,同时又有创新的地方。高宗不胜钦佩地说:“朕听到你的大名久了,古学,自成一家,何其相见之晚呢?”郑樵请求回归山林,说:“臣是麋鹿之性,草茅小民,终爱山林,还请陛下体谅。”高宗下旨,授郑樵为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文字,后改监潭州南岳庙,让他回家继续把《通志》写完。

三次献书

郑樵第三次献书是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郑樵带着200卷、近七百万字的《通志》,步行两千里来到临安,进《上殿通志表》。时适“高宗幸建康(今南京)”,无缘得见,经辗转传递,得一道诏书,升他为“枢密院编修”,兼权“检详诸房文字。最使他高兴的是朝廷居然允许他入“秘书省翻阅书籍”。郑樵满以为可以实现渴望已久的夙愿,幻想着要博览秘府宝卷,计划借此机会整理一番古往今来的天下图书,然而遗憾的是官场黑暗,希望成了泡影。

次年(1162年)春天,宋高宗自建康回临安,记起郑樵献书之事,于是命郑樵呈献《通志》,就在高宗诏旨下达的当天,郑樵由于积劳成疾与世长辞,时年59岁。“海内之士知与不知,皆为痛惜。太学生三百人为文以祭”。

主要成就

六个第一

郑樵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六个第一:①第一个想建设科学;②第一个以山林穷儒身份依靠自己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史学家;③第一个提倡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④第一个发出“《诗》、《书》为可信,但不必字字都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号召;⑤第一个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一样重要;⑥第一个倡议建立翻译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

目录学

郑樵喜游览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读尽所藏。于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术之学,皆有论述。在史学上,推崇司马迁刘知几。他认为史学应该广博会通,故尊通史而抑断代,称司马迁而贬班固。著述繁富,《通志》200卷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二十略最为学术界所推重。二十略中的《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金石略》是他研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总结,而以《校雠略》影响最大,是我国古典目录学理论著作之一。

它评述了历代各家目录,总结了自刘向、刘歆以后1000余年目录工作实践,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学术观点。在目录的著录方法和范围上,指出不能“只记其有,不记其无”,应将书、图兼书,通录古今,不应遗漏亡佚之书,以便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图书分类理论上提出“类书犹持军也,若有条理,虽多而治;若无条理,虽寡而纷”,“若无部伍之法,何以得书之纪”,“书籍之亡者,由类例之法不分”。

在解题和编目上,认为“书应有释者,有不应释者,不可执一概之论”,即使对应释之书,也不能泛泛而谈,提出了“泛释无义”的原则。要求编次目录要著录全面,一书中如有多种学科,应分别标出名目,编次应分先后,他从理论的高度阐明了类例可以剖析学术源流的思想。他的目录学思想对我国目录学发展有重大影响。清目录学家章学诚据其精要,著《校雠通义》,把古典目录学研究推向高潮。

访书方法

对采访购求图书颇有心得,郑樵总结出访求图书有八法:一是即类以求,二是旁类以求,三是因地以求,四是因家以求,五是求之公,六是求之私,七是因人求,八是因代以求,世称“求书八法”。

动植物学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研究动植物学的科学方法:

①重视动植物的释名和识名;②主张深入实地观察和采访;③主张书本理论与田野实践相结合;④明确图谱对动植物研究的重要作用;⑤重视前人经验,但不盲从。

由上可见郑樵研究动植物学的方法已接近于现代研究动植物的科学方法。《通志》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篇专门论述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文献

逸闻趣事

郑樵十六岁时,在白沙宝阳村“越王台”下,建立南峰书堂,日夜刻苦攻书。他收留了两个身材窈窕、目光有神的姑娘为徒弟,帮忙照顾日常生活。

姐妹俩羡募郑樵知识广博,远道而来拜其为师。希望在料理事务的同时,亲聆教诲,以增长学问。二人精灵麻利,办事手脚勤快,侍候主人无微不至,她们煮出的菜肴清淡可口,深得郑樵的赞赏。

一天,郑樵想试试两个弟子的功力,便对她们说:“请到书架上把《礼记》第三十六篇取来我看。”两姑娘应声走到书架前,姐姐熟练地伸手取下一册《礼记》,交给妹妹;妹妹接过,顺手翻到第三十六篇处,恭恭敬敬地递给郑樵。然后侍立两旁等待师父吩咐。

郑樵觉得十分奇怪,姑娘手到书来,根本不用查找,竟然准确无误。好像自幼翻到一样。好奇心促使他想再试一下,于是又说:“请再把《列子》的《汤问》篇拿来给我。”姐妹俩又一路风似地走到书架前,取出《列子·汤问》篇,彬彬有礼地放在郑樵面前。真是神啦!郑樵一下站了起来,诚心问道:“请告诉我,这书你们是怎么能够随手找到的?”姐姐说:“不瞒师父,我俩有明珠在身。尽管书架上书很多,我们都历历在目,了如指掌,手到书来,不用翻找”。郑樵好生疑惑,随口问道:“什么明珠,能否拿来,让为师一观?”两姐妹满口答应“可以”,然后东转身子,双手合十,把头一低,明珠就吐在手心里,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红光闪闪,煞是好看。郑樵双手各接一颗,越看越喜欢,心想自己一心著述,需要随时查阅许多资料,颇费时间,若有明珠在身,必能省去不少麻烦。便有心试试效果如何,一骨碌地把两颗明珠相继吞进肚子里。

这下子事情可闹火了!姐妹俩见明珠被师父吞下,大惊失色,急得不得了,大哭起来说:“师父,你这是要了我们的命啊!”郑樵见状一怔,忙扶住两位姑娘,赔礼道歉说:“好弟子你们帮了我的大忙,为师决不会忘记你们!”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姐妹两人就地一滚,忽然变成两只龙虾的壳壳。郑樵悟出:她们俩原来是跫溪上的龙虾成精,明珠乃日用精华;如今姐妹俩离他而去了,痛悔不及,只好小心地把两只虾壳捧起,安放在神龛上供奉;其后,每逢春秋三祭,都虔诚祀拜,衷心祝愿她们的在天之灵逍遥自在。

再说郑樵吞下了二颗明珠,顿觉心明眼亮,目光格外敏锐,看书能一目十行,且过目成诵,速度快得惊人。那一年夏天,他到延寿村状元徐铎家的藏书楼拜读典籍时,只是建议主人把藏书搬到庭院里曝晒,以防蛀蚀霉烂。仆人把书籍一本本地脊朝下、书页向上,摆列在场地上,让微风翻动、日光照射,郑樵紧跟仆人身后,疾速阅读被翻开的书页。书摆好一册,他也看完一本。如此三天,万卷书全部晒好,他也都阅读完毕。主人觉得奇怪,原以为看完那些书非得三、五个月时间不可,而郑樵却竟然手未碰一本书就全部读完,实在令人钦佩服。

又一次,大理学家朱熹千里迢迢来到夹漈草堂,请郑樵给他的《四书集注》提出修改意见。郑樵殷勤地接待了他,命书僮按龙虾姑娘的烹调技术煮出可口的菜肴让朱熹品尝。饭毕,安顿朱熹午睡后,他手捧《四书集注》来到窗前,让风吹翻书页,聚精会神地一页一页阅读着,不时在书页上掐了一下。一部书片刻就看完了。朱熹一觉醒来,见书原封不动地搁在桌上,就问他何时开始批阅。郑樵答道:“已经拜读完毕。”朱熹惊异非常。郑樵又说:“你回去后,看到书页上有指甲痕处,再推敲修改一下,便可以臻于完善了。”朱熹按他说的去做,终使《四书集注》流传千古,因此,对于郑樵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朱熹佩服得五体投地。

猜你喜欢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日长简仲咸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忆故人·烛影摇红
宋代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从军诗五首·其一
两汉王粲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清平乐·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登西台恸哭记
宋代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