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人唐代刘太真
刘太真

刘太真

[ 唐代 ]

刘太真 [唐] (约公元七八九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今安徽宣城市(古宣州)人。生卒年、生平、字、号均不详,约公元七八九年前后在世。善属文,少师事词人萧颖士。天宝末,(公元七五六年)举进士。大历中,为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掌书记。累迁刑部侍郎。贞元四年,(公元七八八年)德宗诏群臣宴曲江,自为诗,群臣皆和。帝自第之,以太真、李纾等为上。迁礼部,掌贡士,多取贵近子弟。后坐贬信州刺史。 ► 刘太真的诗词

轶事典故

刘太真是唐代人,新、旧《唐书》均有传。因为《旧唐书》上记载“刘太真,宣州人,涉学,善属文”,于是安徽宣城人就认为刘太真是他们那里“土生土长的诗人”;又因为在当时的诗文交往中,文人喜欢称古地望,人称“丹阳刘太真”,于是,今天有丹阳人就认为刘太真是“丹阳刘氏之祖”。在唐代,说刘太真是宣州人或丹阳人,这都不错,因为溧水在汉朝、隋朝属丹阳郡管辖,在唐代属宣州府(天宝元年为宣城郡)管辖,古人又有称古地望的习惯。但今天我们只能说刘太真是南京溧水人。

让我们读一读唐朝宰相裴度撰写的《刘府君神道碑铭》中的一段文字:刘太真“以贞元八年三月八日薨于余干县之旅馆,春秋六十八。……以言归兆域,未叶蓍龟,权窆于丹阳之别墅。至贞元十八年十月十九日,方以理命葬于宣城郡溧水县方墟之古原。”我对这段不算太难懂的文言文再作一点注释,“兆域”即坟地,“以言归兆域”意思是说,按刘太真的生前交代回祖坟归葬;“未叶(xié)蓍龟”即不合卜筮,意思是阴阳先生推算,认为当即归葬不利,所以就暂时停丧在“丹阳之别墅”;十年以后,才“以理命”,即按刘太真临终神志清醒时留下的遗嘱,葬到溧水柘塘(古方墟)。在这段碑文中,裴度再三强调,葬回溧水方墟是刘太真生前的强烈愿望。刘太真眷恋生斯长于斯的故乡,死后一定要归葬于斯。毫无疑问,刘太真是唐代溧水人。

刘太真,祖籍彭城。永嘉(公元307年---313年)末年,晋王室仕族南迁,刘家迁至金陵,但不知何年迁来溧水。一代祖刘悱,为隋伏波将军、贵阳太守;高祖刘关,为襄州别驾;曾祖刘轸,为皇州刺史;祖父刘际,为洪州录事参军;父亲刘若筠,虽是读书人,但未入仕途,死后因其子为显宦,朝廷赠封谏议大夫。其兄刘太冲,比刘太真早一年考中进士,当时兄弟俩接连中举,曾使京城轰动。刘太冲在“安史之乱”时曾做过平原太守颜真卿的从事。代宗朝宝应年间(公元762年---763年),颜真卿任吏部侍郎,曾“超升等第”提拔过刘太冲,但刘太冲才不偶命,仕途蹭蹬,一直蹉跎卑位,竟然落魄而困守家园。颜真卿曾因受宰相元载排挤,贬为夷陵别驾,后迁任庐陵刺史,赴任时特意取道溧水蒲塘。很有可能刘太冲赶到蒲塘与颜真卿相见,也或许刘太冲将颜真卿请到了自己家中,并告诉他自己打算西游。颜真卿当即泼墨挥毫,写下了《送刘太冲叙》,这是书法史上的盛事。《送刘太冲叙》是法帖瑰宝。《叙》文中有对刘太冲兄弟的赞扬:“果行洁修,斯文彪炳,鄂不照乎栘华”,“冲与太真嗣家声于后”;有对刘太冲的勉励:“冲之西游,斯有望矣”,“勖哉之子!”可见颜真卿对刘家兄弟的赏识与厚爱。

刘太真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正统教育,十五岁就开始自觉勤奋读书,二十岁时道德修养、文章才华已为时人称颂,裴度在《刘府君神道碑铭》中这样称道,“公十有五而志于学,弱冠以行义修洁,词藻瑰异,名声藉甚于诸公间。”刘太真青年时师事萧颖士。萧颖士,字茂挺,兰陵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对策第一,……名播天下,号萧夫子。”“倭国(日本)遣使入朝,自陈愿得萧夫子为师者,中书舍人张渐等谏不可而止。”萧颖士为人鲠直,学问大,脾气也大。即使是宰相李林甫,他也不买账;客居金陵时,永王李璘招他入幕,他也不与理采。天下想投到他门下、拜他为师的人不计其数,但萧夫子“才高意广,诱接甚寡”。不过,萧颖士一见到刘太真,“便延之座右,以孔门高第不在兹乎?”刘太真成了萧颖士最得意的门生。萧颖士说“吾尝谓门弟子有尹征之学,刘太真之文,其首选焉。今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刘太真在天宝年间于镇江初见萧颖士,然后追随他到京师,直到天宝末年考中进士以后,回乡省亲,才离开老师。萧颖士写下了《赠刘太真叙》,并赋《江有归舟》一首为之送行。

刘太真约在天宝末年前后中进士。唐代举子考中进士并不是立即就有官做,还得经过吏部铨选,有人中举后多年不得任职,在家待业,或入藩镇幕府。而刘太真中举后仅十多天,朝廷就征召他典校秘书。“且驰传陇首,领元戎书记之事。”金榜题名,随即又成为朝廷命官,“声动日下,浃于寰外。”当年夏五月(农历),告假回乡,省视父母。刘太真回到家乡不久,“安史之乱”便爆发了,紧接着两京失守。京城回不去了,官也做不成了,“安史之乱”期间的前后十年,刘太真一直待在家乡,潜心读书,侍奉父母。“属被虐虏包祸,中原俶扰,潜心坟素,退迹村庐,乐以忘贫,安乎终养。”直到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由江淮宣慰使、御史大夫李季卿荐举,刘太真出任左卫兵曹。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河内副元帅、太尉李光弼,慕名邀请刘太真入幕协助自己,“辟命诏书,叠至门里”,任他为大理评事。刘太真满怀感激,溯淮北上。但他考虑到战乱未平,离家太远,家中父母无人照顾,于是中途归棹,又返回家乡。

刘太真孝敬父母,友于兄弟。裴度在《刘府君神道碑》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刘太真的父亲曾经因热疾而生毒疮,医生告诫,手不可触摸,但刘太真竟然用嘴去取吮吸脓血。有一次,他和大哥一起去县城买了一些新鲜菜肴回来,这时天快黑了。半路上,突然遇到个拉开弓箭拦路抢劫的强盗,刘太真赶忙告诉那人自己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并且说身上所有的东西你任意拿走,只是不要伤害我哥哥。强盗一听,大为惊恐,说,我不知道你们是刘家兄弟,非常惭愧,落荒而逃。刘太真的言行,“故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浙西观察使、御史大夫李栖筠听到这些事,向朝廷举荐他为常熟县令。在常熟做县令时间不长,母亲病故,他哀痛至极,辞官回家为母亲守孝。三年服除,约在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浙东观察使、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少游请他到宣城任职。刘太真本不想离开父亲身边,但考虑到陈少游对自己的厚爱,尤其是对父亲的敬重。四时八节陈少游派人向刘太真的父亲送礼、问候不绝于道,于是刘太真就答应了陈少游,去宣城任职。陈少游表奏朝廷,授刘太真监察御史。在宣城任上,很得陈少游倚重,陈少游既是他的上司,又是他的朋友。所以刘太真心情很愉快,在宣城经常游历山水,饮酒赋诗,其中一首题为《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冉冉温寒泉,绵绵古危壁。光含孤翠动,色与暮云寂。深浅松月间,幽人自登历。”不久,陈少游移镇扬州,刘太真又随陈少游去扬州任节度判官,再升任为侍御史。他为官勤勉,努力报答陈少游的知遇之恩。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李适在治理国家方面算得上是个窝囊的皇帝,但他在文学上却很有些才能,史称“天才秀茂,文思雕华”、“颇负经纶”,因而像刘太真这样名闻天下的饱学之士立刻得到了唐德宗的青睐。德宗一即位,就征拜刘太真为起居郎,时间不长让他改任尚书司勋员外郎,不久又任他为吏部员外郎,参与对官员的考核。刘太真凭他的学识与才能,很快流誉朝野,裴度称刘太真在吏部任职,“综核品流,练达程式 ,藏奸立见,析滞如流,名著南宫,望归西掖。”德宗皇帝非常赏识刘太真的才干,又升任他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国家典章、朝廷诏诰、皇帝圣旨,多出之刘太真之手。刘太真进京以后一路顺风,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又“以称职赐绯鱼袋”,绯鱼袋是唐代四品官员的佩带。刘太真进京三年,四次迁升,从八品郎官到知制诰、佩绯鱼袋,成为四品大员,真可谓扶摇直上。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夏,刘太真升任中书舍人。是年冬十月丙午,泾原节度使饶令言师出京城,至浐水,士兵哗变,倒戈谋叛,饶令言无法掌控局面。第二天,德宗皇帝派晋王装了两车彩缯前往安抚,但军队已冲进皇宫,陈兵丹凤阙下;德宗赶紧召唤神策军抵抗,可是神策军一个也不来,唐德宗只好带着太子、诸王、公主、嫔妃一百多人仓皇出逃。当晚逃到咸阳,德宗匆匆吃了几勺饭,又连夜逃窜,逃到了西北小镇奉天(今陕西乾县,非东北之奉天)。叛军剽劫京城,迎来朱泚做元帅。朱泚自称太尉,住进了含元殿。德宗皇帝是大唐王朝三个逃难的皇帝之一,面对蓬头垢面的嫔妃媵嫱,丧魂落魄的王子王孙,我想这一路上威风扫地的大唐九五之尊应该感慨良多。而在为数不多的扈从官员中,就有刘太真。刘太真弃家不顾,一直守在德宗皇帝身边,陪德宗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这也难怪德宗皇帝日后对刘太真格外信任。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六月,李晟收复京师。凡扈从皇帝赴奉天的官员及收复京城的将士,朝廷均赐名“奉天定难功臣”。毫无疑问,刘太真也是奉天定难功臣。是年,刘太真升任工部侍郎,赐金紫(金印紫绶,赐给三品以上官员)。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一蹶不振,又经过肃宗、代宗两个昏君的统治,强盛的唐帝国更是江河日下,德宗朝,仍是朝政腐败。德宗登基后,用卢杞做宰相,而卢杞为人阴险奸诈,是继元载、李林甫之后的又一个奸相,这使得朝野不平,加上德宗本人猜忌刻薄,各地藩镇纷纷叛乱。连续几年水旱频仍,飞蝗蔽天,物价腾踊,京城又接连发生地震,经济崩溃,国库空虚。连年战争,军费开支浩大,朝廷拼命搜刮百姓。农村是“征税多门,乡邑凋耗”;京城是“大索京畿富商,刑法严峻”,“京城嚣然,如被盗贼”;天下谣言蜂起,人心不稳;“奉天之难”的发生决非偶然。好在“奉天之难” 多少使唐德宗受到了一点教训。为了收拢人心,朝廷决定选派老成能干的官员充当宣慰使,去各地赈灾安抚,刘太真被选中。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刘太真充任河东泽、潞、恒、冀、易、定等道赈给宣慰使,前往河南、河北等地安抚百姓。当年,刘太真又转任刑部侍郎。

刘太真任刑部侍郎两年后,于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又改任礼部侍郎,执掌天下贡举,主管进士考试,为朝廷选拔人才。这是一个非常荣耀的职务,使刘太真的人生到达辉煌的顶峰,但这也是最招物议、最惹麻烦的差使,也为刘太真的贬谪埋下了祸根。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这年是多年荒灾后难得的一个丰收年。秋九月,德宗皇帝于曲江亭大宴群僚,并赋六韵《重阳赐宴诗》,让群臣毕和,然后德宗皇帝亲自品定优劣。结果,以刘太真、李纾为上等,鲍防于邵为次等,张濛 等三十六人又次之。《旧唐书》称:“太真长于诗句,每出一篇,人皆讽诵。”刘太真生前应该写有大量的优美诗篇,很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佚而不见流传,《馆阁书目》载,仅有文集三十卷存世,这与刘太真身后萧条,无子翤为之积集梓行有关。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三月,刘太真被贬为信州(江西上饶)刺史。《旧唐书》上说,刘太真之被贬,罪名有两条:一是“掌贡举,宰执姻族,方镇子弟先收擢之。”二是“常叙少游勋绩,拟之桓、文,大招物议。”《唐语林》也载“刘太真为陈少游行状,比之齐桓、晋文,时议喧腾。后贡院用情,追责前事,贬信州刺史。”因这两条罪状而遭贬,刘太真实在有些冤枉。

德宗朝,宰执炙手可热,藩镇气焰熏天,谁敢得罪?连德宗皇帝也是一味姑息。比如李怀光,其反状已明,德宗不但不加以制约,反而以“封太尉、赐铁券”去笼络。结果李怀光不领情,将铁券扔到地上,德宗皇帝也不敢发怒,却是派翰林学士陆贽去好言劝慰。刘太真不是个刚烈不阿的人,《旧唐书》说他“性怯懦诡随”,这是含贬义的,意思是说他是一个胆小谨慎,会见风使舵的人,我想这可能是比较符合刘太真的性格实际的。刘太真长期(前后达十年)做藩镇幕僚,又长期(正好是十年)为皇帝近臣,他只能是惟命是从,看别人眼色行事。他一个礼部侍郎怎能挡得住在科举考试中那些宰执、方镇们为姻族、子弟开后门。那些连皇帝都向他陪笑脸的人,刘太真岂敢冒犯?这让刘太真非常愁苦犯难,他在《贡院寄前主司萧尚书听》中描述了自己当时的焦虑,认为只有他的前任、经历过此事的萧听能够理解他的痛苦:“独坐贡帏里,愁心芳草生。山公昨夜事,应见此时情。”《唐摭言·误放》中写了这样一件事,那年考试结束,准备放榜,刘太真先将及第名单送给宰相看。宰相一看,名单中有一朱姓举子,认为朱泚为逆,立即要刘太真将这个姓朱的换掉。也不管这个考生学识如何,与朱泚是何关系,就仅仅因为他姓朱。刘太真大为惊恐,只好换上那个曾经唐突过自己、名叫包谊的人。由此可知,当时的科举,谁该及第谁该落第,并不由掌管贡举的礼部侍郎说了算,掣肘的实在太多!然而录取不公,天下怪罪的只是你这个掌管贡举的刘太真。裴度对这件事作过分析评论,我认为是很中肯的。他说:“适值时栋变更,怒不在公而及于公矣。遂因嚣嚣之口,成是贝锦(即谮言)。”刘太真也想“秉公心而排众议,履正道而杜私门”,但在那个年代他做不到。他只能背上“贡院用情”罪名,离开京城,远赴信州做刺史。

我们再来看看刘太真将“少游拟之桓、文,大招物议”是怎么回事。刘太真曾追随陈少游从宣州到扬州,两人有多年老交情。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五月,陈少游调任淮南节度使,当年十一月死在淮南节度使任上。陈少游死后,作墓志铭需要家人或请死者生前熟悉的人,写一份行状,介绍死者生平事迹。刘太真在这份“行状”中,对陈少游大加颂扬,把他比作春秋时的霸主齐桓公与晋文公。这个比方当然是不太妥当,但古人谀墓文字也太多了,为什么刘太真出于感恩写了这几句话就大招非议呢?这与御史中丞窦参有关。窦参做大理司直时,到江淮一带办案,住进扬州,作为朝廷钦差,地方官员应该出城迎接。可是当时的扬州节度使陈少游骄横惯了,根本不把窦参放在眼里。窦参在扬州遭受冷遇,心生怀恨,当即派人去责备陈少游。陈少游也有些懊悔,赶紧去拜访,但这时窦参已经离开扬州回京城。窦、陈恩怨就这样结下了。陈少游坐镇一方时,谁也奈何他不得,德宗为了笼络他,还不断给他加检校司徒、检校司空的头衔。陈少游一死,这只死老虎谁还怕!偏偏这时陈少游的儿子陈正仪向朝廷提出袭封,窦参知道这个消息,认为报仇的时机到了。他在尚书省大门上大书:“陈少游位兼将相之崇,节变艰难之际,君上含垢,愚子何心,辄求袭封。”这件事在京城造成了轰动。陈少游的儿子当然不敢再求袭封了,吓得赶紧回家。作为陈少游的老部下,又在行状中把他比作齐桓、晋文,很快,朝野议论集中到刘太真身上,这就是刘太真倒霉的另一个原因。

刘太真在京城已是心力交瘁,所以对于被贬信州,也不太在意,虽然多少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感觉是解脱。刘太真在信州做了三年刺史,为政易简,苛刑不用,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后刘太真病逝于江西余干县。刘太真没有儿女,由过继的儿子刘讽主丧,将灵柩从余干县运到丹阳。刘讽不久又病故,其子刘祐才四五岁,刘太真的遗孀李氏晚景凄凉,无力归葬刘太真。十年后,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刘太真的门生:谏议大夫杜羔、中书舍人裴度、殿中侍御史李修、光禄少卿卢长卿、右司郎中韦乾度、工部郎中李君何、浙东观察团练使李逊、黔中观察经略使李道古、泽州刺史卢顼、嘉州刺史王良士、复州刺史郑群、沔州刺史严公弼、慈州刺史刘元鼎、侍御史田伯、殿中侍御史卢璠、马逢、监察御史冯鲁、杨巨源、栎阳县令麻仲容、蓝田县令崔立之、盩厔县尉麴澹等人,共同商量谋划,将恩师停丧于丹阳别墅的灵柩迁葬到溧水柘塘刘墓村(村因刘太真墓得名,今村名不存),并为恩师树碑立传,碑文由裴度(文宗朝任宰相,封晋国公)撰写。裴度的这篇碑文写得非常好,共同表达了门生对恩师的怀念与哀思,也使刘太真获得了极大的哀荣。

为了纪念这位先贤,溧水人在柘塘建了刘府君庙,刘府君庙也叫刘公祠,刘太真被奉为柘塘神。刘公祠南宋端平丙申年(公元1236年)重修,在修祠时,有个漆匠喝醉了酒,对神大不敬,结果这人某天晚上上吊自杀了。县尉陶季治来验尸,就一把火将刘公祠烧毁。以后,这里出现种种怪异,地方不太平。于是,当地人濮智明倡议重建刘公祠,淳佑甲辰(公元1244年)修建成功,濮智明的儿子濮桂发请杜子源写了《唐礼部侍郎刘公祠记》。刘公祠直到清朝才毁掉,今天也不知遗址在何处。

猜你喜欢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日长简仲咸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忆故人·烛影摇红
宋代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从军诗五首·其一
两汉王粲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清平乐·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登西台恸哭记
宋代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