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清代哀旅顺

哀旅顺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下有深池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

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颭。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啖。

昂头侧睨视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边的海水环绕着中国国土,此地是如此壮观实在是天险。

一座座屹立的炮台好似发怒的猛虎,红衣大炮更是无比威严。

下面有海湾那里排列着巨舰,晴天里发出雷鸣夜有闪电。

站在最高峰上放眼远望,百丈高的龙旗迎风展。

形势险要,好像是万里长城的护城河,帝国主义列强都想染指此处。

昂头侧看虎视眺晚,伸手欲夺终是不敢。

可以说海能填平山能撼,魔鬼们再三图谋无此胆。

一旦陷落遭浩劫,听说敌兵来自山背面。

注释

旅顺:又称旅顺口,在辽东丰岛最南端,形势险要,与山东成海卫同为北洋海军基地。

一泓(hóng):一片。泓:水深的样子。

烟九点:中国古时分为九州,从天上俯视大地,不过像九点烟尘。诗中指中国国土。

虎阚(hǎn):老虎发怒的样子。

红衣大将:指大炮。明末清初仿荷兰大饱而造的一种炮,称红衣大炮。

俨(yǎn):庄重,整齐。

深池:指大船坞。

晴天雷轰夜电闪:谓北洋水师昼夜练兵发炮时的声威和情景。

纵远览:放眼远望。

龙旗:清朝的国旗。

颭 (zhán):招展,飘动。

长城万里此为堑:旅顺形势险要,好像是万里长城的护城河。堑:防御用的深沟。

鲸(jīng)鹏:比喻指帝国主义列强。

摩:磨擦。诗中指相互争夺。

啖(dàn):吃。

睨(nì):斜视。

眈(dān)眈:贪婪注视的样子。

攫(jué):抓取。

撼:摇,摇动。

万鬼:指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

劫灰:劫火余灰。劫火:佛家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诗中指旅顺的陷落。

蹈背来:从背后而来。当时日军先占领大连,随后从旅顺的背后发起进攻,攻陷旅顺。

参考资料:

1、刘义钦,史言喜,梁文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2:第534页

2、刘琦,郭长海,吕树坤译注.清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189-190页

赏析

这首诗前十四句极言旅顺港的形势之壮险、战备之精良、军威之雄壮,正是天下无双,固若金汤。最后两句骤然转折,将前文陡然抹倒,金城之固,毁于一旦,于大起大落中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悲愤叹惋。全诗描写生动,语言通俗,格调沉重。全诗十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从“海水一泓烟九点”至“龙旗百丈迎风颭”为第一层次,极写旅顺口形势的险要,炮台和大炮的精良、威严,港口布防的坚固。诗人一开始便以一种自豪的激情描写旅顺口的壮险的形势:“海水一汉烟九点。”这里将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缩为一句的开头,居高临下,气势不凡。诗人像是引导读者从飞机上俯瞰辽阔的祖国大地。面对着如此壮险的海港,诗人由衷地发出赞叹:“壮哉此地实天险”。诗人选取了炮台、大炮、深、巨舰,龙旗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着重表现旅顺口形势之险要,装备之精良,防务之坚固。再加上发炮时的雷鸣电闪,港湾里的龙旗招展,写得有声有色,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的激情。

第二个层次从“长城万里此为堑”至“万鬼聚谋无此胆”,揭露帝国主义时时妄图掠夺旅顺、入侵中国领土的阴谋。“昂头侧睨视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把海港要塞写成昂首的猛虎,警惕地注视着阴谋入侵的敌人,终于使它们不敢轻举妄动。“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这里用昂首的猛虎比中国军民,用“万鬼”比喻帝国主义列强,表现了对自身力量的自信和对敌人的蔑视,爱憎感情鲜明而强烈。而且,“昂头侧脱何耽耽”一句同前面的“炮台屹立如虎阐’相呼应,保持了形象的连贯和完整。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为第三层次,诗人以画龙点睛之笔高度概括了旅顺失陷的惨痛历史。谁知诗人引为自豪的如此坚固的要塞,竟然“一朝瓦解成劫灰”,这里面蕴含着诗人无限的哀痛和悲愤。如前所述,日军是从后路攻入旅顺的。诗人并没有重复旅顺失陷的战争过程,而是用“闻道敌军蹈背来”一句委婉含蓄地高度概括,揭示了旅顺港失陷的原因,深含着对应当为这次战争的失败负责的腐败政府和无能将领的不满与谴责,表现了诗人的巨大的哀痛与悲愤。

全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地记录了旅顺失守的情景。题为“哀旅顺”,实则表现了诗人对昏庸无能之清政府的愤怒谴责、对迫在眉睫之民族危亡的深切焦虑,同时也蕴含有抵御外悔的爱国情怀。这首诗在艺术上采取史诗般的笔法,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甲午海战加以高度概括与真实记录,显示了诗人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其次,全诗以大量篇幅对我、敌双方的形势加以渲染,采用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的方法来突出主题。

参考资料:

1、刘义钦,史言喜,梁文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2:第534页

2、黄岳洲 茅宗祥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明清文学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06 第1版:第593-595页

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冬,日寇围攻旅顺,主帅溜之大吉,军心唤散,仅有残兵抵御。五天后,清廷重要军港旅顺失守,日军屠城数日。消息传来,诗人悲戚异常,愤然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李道英,刘孝严主编;韩进廉,张一平本册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六册 清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8:第466-467页

猜你喜欢
南乡子·捣衣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雨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颓垣 一作:残垣)

夷门
唐代汪遵

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

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

日长简仲咸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从军诗五首·其一
两汉王粲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南乡子·捣衣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雨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丁洲怀古
清代王绪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

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思佳客·帕上新题闲旧题

帕上新题闲旧题。苦无佳句比红儿。生怜桃萼初开日,那信杨花有定时。

人悄悄,书迟迟。殷勤好梦托蛛丝。绣帏金鸭薰香坐,说与春寒总未知。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双双燕·满城社雨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旧垒谁家曾识,更生怕、主人相问。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谁省、去年春静。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输于池上鸳鸯,日日阑前双暝。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黄遵宪的诗词 ► 黄遵宪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