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苏轼苏轼的诗词
苏轼

苏轼

[ 宋代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词 ► 苏轼的名句

地黄

〔宋代〕 苏轼

地黄饷老马,可使光监人。

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

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

投以东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

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

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

〔宋代〕 苏轼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稭如嚼竹。

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岂如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

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槱入铜历。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宋代〕 苏轼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来诗云与杭争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德麟见约来扬寄居,亦有意求扬倅。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一笑之乐。夜归,被酒不能寐,戏作放鱼一首

〔宋代〕 苏轼

东池浮萍半黏块,裂碧跳青出鱼背。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濊濊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雪夜独宿柏仙庵

〔宋代〕 苏轼

晚雨纤纤变玉aa17,小庵高卧有余清。

梦惊忽有穿窗片,夜静惟闻泻竹声。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

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

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

〔宋代〕 苏轼

久厌劳生能几日,莫将归思扰衰年。

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

和陶时运四首

〔宋代〕 苏轼

我卜我居,居非一朝。

龟不吾欺,食此江郊。

废井已塞,乔木干霄。

昔人伊何,谁其裔苗。

过岭

〔宋代〕 苏轼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临城道中作(并引)

〔宋代〕 苏轼

予初赴中山,连日风埃,未尝了了见太行也。

今将适岭表,颇以是为恨。

过临城、内丘,天气忽清彻,西望太行,草木可数,冈峦北走,崖谷秀杰。

忽悟叹曰:吾南迁其速返乎,退之衡山之祥也。

书以付迈,使志之。

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宋代〕 苏轼

公退清闲如致仕,酒余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卧看萦帘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来古井不生澜。

只愁戏瓦闲童子,却作泠泠一水看。

小阁低窗卧晏温,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谁识东坡不二门。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宋代〕 苏轼

孤臣南游堕黄菅,君亦何事来牧蛮。

舣舟蜑户龙冈窟,置酒椰叶桄榔间。

高谈已笑衰语陋,杰句尤觉清诗孱。

博罗小县僧舍古,我不忍去君忘还。

君应回望秦与楚,梦涉汉水愁秦关。

我亦坐念高安客,神游黄?参洞山。

何时旷荡洗瑕垢,与君归驾相追攀。

梨花寒食隔江路,两山遥对双烟鬟。

归耕不用一钱物,惟要两脚飞孱颜。

玉床丹镞记分我,助我金鼎光斓斑。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代〕 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自古同功一体之人,英雄豪杰之士,世乱则藉以剪伐,承平则理必猜疑,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

  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所指城邑响应,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先兄伯符嗣命,驰驱锋镝,周旋江汉,岂有他哉?上以雪天子之耻,下以毕先将军之志耳。不意袁术亦僭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不以权不肖,使统部曲,以卒先臣之志。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仆与公有婚姻之旧,加之同好相求,然自闻求九锡,纳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刘备之兵虽少,然仆观其为人,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余风,辅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义不替曩昔,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国中文武之事,尽以委之,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仆与刘备,实有唇齿相须之势。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吴、蜀皆存也。今使仆取蜀,是吴不得独存也。蜀亡,吴亦随之矣。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足下意何以异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纵公不见害,交锋两阵之间,所杀过当,今其父兄子弟,实在公侧,怨仇多矣,其能安乎?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下杀之如皂隶,岂复有爱于权!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踏青游·□火初晴

〔宋代〕 苏轼

□火初晴,绿遍禁池芳草。斗锦绣、火城驰道。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今困天涯,何限旧情相恼。念摇落、玉京寒早。任刘郎、目断蓬山难到。仙梦杳。良宵又过了。楼台万家清晓。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宋代〕 苏轼

卓然精明念不起,兀然灰槁照不灭。

方定之时慧在定,定慧寂照非两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默然真入不二门。

语息则默非对语,此话要将周易论。

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寒具?乃捻头,出刘禹锡《佳语》?

〔宋代〕 苏轼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

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

〔宋代〕 苏轼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二子缘诗老更穷,人间无处吐长虹。

平生睡足连江雨,尽日舟横擘岸风。

人笑年来三黜惯,天教我辈一樽同。

知君欲写长想忆,更送银盘尾鬣红。

和子由蚕市

〔宋代〕 苏轼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

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

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

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

破瓢为轮土为釜,争买不翅金与纨。

忆昔与子皆童aa3,年年废书走市观。

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喑哑遭欺谩。

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

蔡景繁官舍小阁

〔宋代〕 苏轼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长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东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相逢一醉岂有命,南来寂寞君归矣。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

〔宋代〕 苏轼

白发四老人,何曾在商颜。

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

山中亦何有,木老土石顽。

正赖天日光,涧谷纷斓斑。

我心空无物,斯文定何间。

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

君归岭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见春。

寄语风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识山人。

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

〔宋代〕 苏轼

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

往问卞山龙,曷不安厥家。

梯空上巉绝,俯视惊谽谺。

神井涌云盖,阴崖垂藓花。

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

不知落何处,隐隐如缫车。

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

寄语洞中龙,睡味岂不嘉。

雨师少弭节,雷师亦停挝。

积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

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豭。

看君拥黄紬,高卧放晚衙。

首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