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释德洪的诗词
白沙翠竹并江流,小县炊烟晚雨收。苍藓色侵盘马地,稻花香入放衙楼。
过厅客聚观灯网,趁市人归旋唤舟。意适忽忘身是客,语音无伴始生愁。
遥知歌座中,随意吐十住。海门妙莲华,应逐谈词吐。
天阴连日不成雨,古寺无人鸟雀喧。立尽黄昏门半掩,缩肩裹被作猿蹲。
独凭危栏眼力穷,当年胜践想遗风。歌喉云杪殷馀韵,笑靥尊前发醉红。
世相难逃朝夕改,山容不老古今同。议郎笔力回春色,摹写都藏画牒中。
不似成背,似其成触。随汝颠倒,直中有曲。抛在言前剔鹘崙,拟议令渠总灭门。
平生活计无窖子,真是汾阳五世孙。
深观诸佛刹那际,三世十方无遁形。已尽凡情不颠倒,如除目翳自光明。
意俱大地山河丧,心与空花梦幻生。垂手遇缘携法界,美髯跣足散衣行。
紫梨红枣八九树,竹屋柴门三四家。机杼声迟秋日晚,绕篱寒菊自开花。
江山千里笑谈中,暖热寒泉出伏龙。却看秋容能拂掠,夕阳无语敛眉峰。
泐潭卧龙今不见,空有遗珠留世间。圆转自然离矿秽,光明聊复秘形山。
随师受嚫前身事,披掌犹存此日还。言不走盘无影迹,方知生死不相关。
画戟丛中小寝惊,日长闲试道衣轻。含风广厦过微雨,宾从时闻下子声。
南涧茶香笑语新。西洲春涨小舟横。困顿人归烂熳晴。
天迥游丝长百尺,日高飞絮满重城。一番花信近清明。
世途崄巇鼻先酸,折脚铛寻稳处安。谁见睡馀闲振策,松风吹耳夜涛寒。
一切境界,病眼倒见。但静意根,空慧自现。
残秋千里游梁去,破浪扁舟别我来。对坐无言看山月,一庭松雨在莓苔。
孤筇冒雨出山去,应与道人增笑声。永愧萧萧碧岩下,衲衣清散自经行。
槛前摇绿玉,杯面吹红鳞。主人饱谈笑,和风熏坐宾。
但觉天宇迥,尘滓欲清辰。虽非曲水会,自是斜川人。
昨夜一岁除,今朝一岁长。如人暗书空,点画自想像。
春风依旧寒,底处有来往。居士亦赤穷,眉毛在眼上。
须鬓沧浪梦幻,江湖厌饫平生。一旦便成千古,坏桐弦索纵横。
篇篇俊逸间清新,老阅群才始见真。秀却采莲溪畔态,豪吞指壁柱边瞋。
肺肠旧信能缠锦,文字今知解斗春。笔力肯低容我和,诗成无惜寄来频。
负日自然扪虱,看山不觉成诗。快暖啼禽归去,受风林影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