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释德洪释德洪的诗词
释德洪

释德洪

[ 宋代 ]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释德洪的诗词

和济之通判日夜怀祖颖诸公

〔宋代〕 释德洪

才高自是万夫望,语妙人疑锦绣肠。新事惊嗟入诗律,故交契阔付凄伤。

开书想见湖山好,他日悬知夜语长。狱屋岂能埋宝剑,斗牛长觉射龙光。

次韵惠梅禅师见寄秋日四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兑高山水目清晖,雨勒孤云放纵飞。多谢炎凉摧溽暑,更阑静极忽僧归。

上巳日有怀昔从云庵老人此日山行

〔宋代〕 释德洪

今年上巳日,久客望江南。双林接脩水,石路入烟岚。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苍杉郁童童,秀色动云庵。

不见庵中人,青灯耿尘龛。空馀行乐处,攀翻闻笑谈。

风光与节物,触愁味参参。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

题水镜轩

〔宋代〕 释德洪

小轩明快照岩阿,得道幽人喜气多。但视世间如水镜,方知梦境有山河。

佳眠不碍林光入,清坐何妨夜月过。我亦思归老丘壑,结邻西崦肯容么。

纪梦

〔宋代〕 释德洪

玉纤金钏隔窗纱,醉整残妆满镜花。撼地跳珠千丈白,骨飞宁复用毛车。

书鉴上人香严堂

〔宋代〕 释德洪

堂前丛玉知谁种,丛下高人自扫除。未论击声回顾眄,先欣秀色上眉须。

随宜万偈风宣说,顿现千身月写摹。就地对谁曾画饼,当年馋水救饥无。

童子名道员年五岁馀不茹荤随母往来禅林旦夕稍长即与落发觅诗作此授之

〔宋代〕 释德洪

气与秋容一倍清,出尘风骨自天成。逢僧论性人皆说,指佛高谈母亦惊。

已觉君家钟善庆,从来我法付豪英。他年勘遍诸方老,古寺编蒲更道情。

偈三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不知即问,不见即讨。圆满现前,何须更道。维坚密身,生死病老。

面前塔子,不可推倒。

守岁

〔宋代〕 释德洪

除夕自不寐,守岁世事杯。念此岁月往,嗟哉难蔽遮。

旧岁幸无疾,新岁知如何。此夕且相守,拊掌一笑哗。

静闻闹市中,夜鼓不停挝。弟兄醉酩酊,冠巾堕攲斜。

我居岩壑中,不觉日蹉跎。和诗无好句,其敢对人誇。

石台夜坐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故乡乃有此丛林,下板何妨著寂音。永与世遗他日志,尚嫌山浅暮年心。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

大风雪中迪吉老寻余钟山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万事信缘安乐法,一身随分实头禅。不知影草声前句,何似和衣粥后眠。

毛女赞

〔宋代〕 释德洪

不嗅梨花,而撚紫芝。不穿云袖,而披槲衣。何以风神,洞如冰雪。

使人见之,眼寒心折。如麝有香,以缶覆焉。透尘透风,种性则然。

又如烟雨,过孤山宅。于荒寒中,微见春色。图之壁间,是真过秦。

季子好德,白发日新。

谷山沙弥求诗

〔宋代〕 释德洪

十里松风长不老,一庭秋色为谁闲。偶逢此日休新夏,偏见耆年忆故山。

贫里有秋同举箸,法中添口共开颜。偶然弄笔成诗句,乘兴留题屋壁间。

龙城智公真赞

〔宋代〕 释德洪

奉持毗尼,圭璧无玷。研味般若,金刚有焰。有万其众,感以无心。

如象牙雷,如磁石针。住持此山,垂三十白。殿阁化成,儿孙戢戢。

高明广大,不可形容。稽首寄老,后身宝公。

怀友人

〔宋代〕 释德洪

寻常轻别尚消魂,何况交情过弟昆。孰谓此身闲日月,自惭疏迹信乾坤。

泠泠小雨江边路,薄薄浮烟竹外村。回首旧游方契阔,孤舟何处宿黄昏。

次韵题上封

〔宋代〕 释德洪

天柱唯连紫盖峰,路危不与众峰通。瓢沽狭径疑相值,芋火何人想此风。

借榻醉魂窥冻蚁,凭栏诗眼送飞鸿。空嗟千偈出山去,半摺遗编看未终。

访双池老不遇其子觉先求诗为作此

〔宋代〕 释德洪

芒鞋竹杖快新晴,天迥游丝百尺轻。沃若柔桑连野绿,炯如白鸟照溪明。

逢山有寺幽欣集,对客开轩午梦清。曦竟未回凭阁久,忽闻高柳子规声。

余在制勘院昼卧念故山经行处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寄山中道友八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扫径偶停帚,幽怀凝伫间。暮樵迷向背,馀响答空山。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腾腾兀兀地行仙,依约曾参蚬子禅。古庙纸钱堆里睡,从教岁月自推迁。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琴筑春流涨浅滩,圆吭幽鸟语林端。纤蒲水荇空凄寂,背立东风整钓竿。

首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