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奉陪判院丈充父平父兄宿回向用知郡丈壁间旧题之韵

〔宋代〕 朱熹

暮雨停骖处,僧庐古道边。千峰环杰阁,一水下平田。

行役无期度,经过几岁年。明朝须饱饭,蹑足上寒烟。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联骑君登泉上亭,黄尘双眼想增明。篮舆独向溪南路,惆怅不成同队行。

即事偶赋

〔宋代〕 朱熹

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

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

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嵚。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四

〔宋代〕 朱熹

竦身长林端,策足层崖表。仰瞻空界阔,俯叹尘寰小。

天池西嵌崟,佛手东窈窕。杖屦往复来,凭轩瞰归鸟。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一

〔宋代〕 朱熹

忆昔南游桂树阴,归来遗恨满尘襟。篮舆此日无穷思,万壑千岩秋气深。

熹去温陵二十七年而复来显庵益老见候七里亭又以佳句见招而休斋陈丈寺丞黄丈皆属和焉因次韵奉酬并呈二丈

〔宋代〕 朱熹

不因辞吏役,那得解天刑。故国重来远,寒山依旧青。

兴怀感陈迹,举目怆新亭。尚喜湾头老,禅房许扣扃。

次秀野暑中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绝境人难到,唯堪乐此身。泉吟青玉峡,风度白纶巾。

独往宁无意,长闲未有因。云山天赐履,吾道岂全贫。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无复律吕笑览之馀赐以斤斧幸甚 其六

〔宋代〕 朱熹

夜吟招隐诗,月落寒泉井。自非千载人,谁与共清景。

散发心朗寥,凝神味渊永。功名恐相期,富贵非所幸。

饮清湍亭石上小醉再登昼寒

〔宋代〕 朱熹

水边今日共传杯,多谢殷勤数子来。三伏炎蒸那有此,百年怀抱顿能开。

云山合匝还生雾,雪涧崩腾怒吼雷。却恨苍屏遮远日,凌风直欲跨蓬莱。

芹溪九曲诗 其三

〔宋代〕 朱熹

三曲舟行龙尾滩,推蓬把酒见南山。回头点检仙踪迹,万顷白云时自闲。

谢人送兰 其一

〔宋代〕 朱熹

幽独尘事屏,晼晚秋兰滋。芳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

晤对日方永,披丛露未晞。翛然发孤咏,九畹陈悲诗。

挽董安人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令尹古循吏,郡君今胜流。平生馀事业,晚岁极熏脩。

穗帐真成梦,灵辰竟不留。遗风被箫挽,未觉九泉幽。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

〔宋代〕 朱熹

不到仙洲岁月移,携壶特地款岩扉。已惊素雪清人骨,更喜苍烟染客衣。

新赏不妨频徙倚,旧题何事独嘘嚱。明朝驿骑黄尘里,莫待迷涂始赋归。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天骄得意任驱驰,太岁乘蛇已应期。一夜旄头光殒地,饮江胡马未全知。

引年得请伏蒙致政学士契丈特垂庆问宠以佳篇捧玩之馀感愧亡量辄借高韵少见谢诚伏幸笑览

〔宋代〕 朱熹

一气无私物自弃,放臣偏荷主恩宽。方惭妄窃老夫号,讵敢重簪博士冠。

身退未妨闲养病,年丰何幸且偷安。新篇似许参同社,愿刺仙舟上钓滩。

叔通老友探梅得句不鄙垂示且有领客携壶之约次韵为谢聊发一笑

〔宋代〕 朱熹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独晚开。应为花神无意管,故烦我辈著诗催。

繁英未怕随清角,疏影谁怜蘸绿杯。珍重南邻诸酒伴,又寻江路觅香来。

宋丈示及红梅腊梅借韵两诗辄复和呈以发一笑 其一

〔宋代〕 朱熹

闻说寒梅尽,寻芳去已迟。冷香无宿蕊,秾艳有繁枝。

正复非同调,何妨续旧诗。广平偏妩媚,铁石误心期。

梅溪陂下作

〔宋代〕 朱熹

野牛浮鼻过寒溪,落木梢椮水下陂。俗手定应摹不得,无人说与范牛知。

见梅用攀字韵

〔宋代〕 朱熹

年来羞把玉梅攀,万树争春我独顽。只有颠狂无告诉,诗肠欲断酒肠宽。

长溪林一鹗秀才有落发之愿示及诸贤诗卷因题其后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贫里烦君特地过,金襕谁与换鱼蓑。它年云水经行遍,佛法元来本不多。

首页  35 36 37 38 39 40 4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