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游密庵得空字

〔宋代〕 朱熹

欲觅仙洲路,须乘万里风。饮泉云出岫,卧岭月流空。

永夜浑无寐,悲歌莫与同。起来残树影,清绝小楼东。

读林择之二诗有感 其一

〔宋代〕 朱熹

笋舆随望入寒烟,每诵君诗辄黯然。今夜定知连榻梦,一时飞堕锡山前。

观林长仁书卷戏题问答 其一

〔宋代〕 朱熹

猿去山空鹤亦飞,柴门空掩钓鱼矶。门前树叶都黄了,何事幽人久不归。

训蒙绝句 天

〔宋代〕 朱熹

气体苍然故曰天,其中有理是为乾。浑然气理流行际,万物同根此一源。

彦集奉檄归省示及佳篇次韵奉酬呈诸兄友

〔宋代〕 朱熹

游子思亲久聚粮,不堪官里簿书忙。平生况少鹰鹯意,此日尤惭时世妆。

腊雪未消欢奉檄,春风初转喜还乡。上堂佳庆从容问,一釂何妨累十觞。

和章国华祈雨呈平父诸兄三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晴窗挥汗苦骄阳,雨槛披衣快晚凉。多谢龙公馀事业,为驱寒谷变炎方。

句 其四

〔宋代〕 朱熹

淤泥不染如来性,净社如陪多士禅。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雪拥貂裘一马驰,孤军左袒事难期。奏函夜入明光殿,底事庐儿探得知。

训蒙绝句 其二

〔宋代〕 朱熹

天怨人尤两不形,欿然下学是功程。了无可使人知处,尽是相酬理与心。

醉作三首

〔宋代〕 朱熹

淅淅西风起,嗷嗷寒雁多。稻粱随处有,珍重采薇歌。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其五 香界

〔宋代〕 朱熹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汎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曛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住此中。

客来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客来何处觅红云,唯见风前万点春。心赏未妨随处好,绿杨阴里换纶巾。

训蒙绝句 先难

〔宋代〕 朱熹

为学须教效自形,但专一意使功深。哀哉狭隘频求效,仰止仁人后获心。

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次敬夫韵

〔宋代〕 朱熹

衡岳千仞起,祝融一峰高。群山畏突兀,奔走如曹逃。

我来雪月中,历览快所遭。扪天滑青壁,俯壑崩银涛。

所恨无十犗,一掣了六鳌。遄归青莲宫,坐对白玉毫。

重阁一徙倚,霜风利如刀。平生山水心,真作货食饕。

明朝更清澈,再往岂惮劳。中宵抚世故,剧如千猬毛。

嬉游亦何益,岁月今滔滔。起望东北云,茫然首空搔。

马迹桥

〔宋代〕 朱熹

下马驱车过野桥,桥西一路上云霄。我来自有平生志,不用移文远见招。

次韵择之润陂有作

〔宋代〕 朱熹

我行欲安适,莽莽穷山陂。晨装远林表,午憩通川湄。

旷望想慈亲,行役嗟吾儿。喟然陟屺叹,归心浩无涯。

晓霜徒御寒,暮雨朋俦悲。前期谅非远,无为苦愁思。

次知郡章丈游山之韵

〔宋代〕 朱熹

前峰鸾鹤去无踪,邂逅荒寻得故宫。但觉风烟随意好,便惊尘土转头空。

提壶命驾幽期远,授简哦诗妙处同。安得西山一丸药,共随箫鼓向云中。

次韵判院丈雪意之作

〔宋代〕 朱熹

端居岁复穷,闭户守冲澹。风阴原野悲,月黑庭除暗。

淅沥静先知,崩奔谁与探。坐想青瑶林,寒光生素艳。

奉陪判院丈充父平父兄宿回向用知郡丈壁间旧题之韵

〔宋代〕 朱熹

暮雨停骖处,僧庐古道边。千峰环杰阁,一水下平田。

行役无期度,经过几岁年。明朝须饱饭,蹑足上寒烟。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联骑君登泉上亭,黄尘双眼想增明。篮舆独向溪南路,惆怅不成同队行。

首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