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文同文同的诗词
文同

文同

[ 宋代 ]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文同的诗词 ► 文同的名句

夏日翠漪堂

〔宋代〕 文同

湖水碧溶溶,寒漪四望通。龟鱼游浩渺,凫鹜下虚空。

爽气吟窗外,清光钓艇中。一襟时自快,多谢北轩风。

入谷马上

〔宋代〕 文同

乱竹围清密,垂萝荫屈盘。

晴林风色淡,晚水日光寒。

树石因谁限,烟云只自漫。

群峰若相待,满眼碧巑岏。

采莲曲

〔宋代〕 文同

绿缬裆,红绣裳,衫盘蜂蝶裙鸳鸯。雕瑰错宝垂鬓长,紫冒翠盖行新妆。

蹁跹曲堤下回塘,画桡送入波中央。罗袖卷起金钏光,摇轻撼脆敲短芒。

丹琼绀玉低复昂,沾裛薄粉扑嫩黄。蚕腰蛛腹丝飘扬,列坐綵舫求比方。

笑声吃吃动明珰,挨蒲拂蓼次岸旁。风吹落霞供晚凉,西城鸦鸦啼女墙。

归来索酒酌满觞,吴屏蜀帐围象床。困卧不起灯烛张,琉璃盎缶丛生香。

守居园池杂题·荻浦

〔宋代〕 文同

枯荻馓霜风,暮寒声索索。

无限有微禽,捉之宿如客。

题东岩隐者壁

〔宋代〕 文同

青峰丛丛拥危壑,绿树团团扶曲阁。

幽人睡起漱寒泉,坐看一林山雨落。

岩前火气杂之术,涧下苔痕乱猿鹤。

自怜尘土满衣衫,欲解从君今尚莫。

揽照

〔宋代〕 文同

耻将衰晚竞青春,强把圆波拂晓尘。

自笑年来须鬓白,王昭不解作官人。

寄杨归一

〔宋代〕 文同

出处久异矣,居常劳所思。

烟霄惟子未,鬓发已翁为。

世故岂须问,人生当自知。

林泉闻幸好,足可乐明时。

天汉桥

〔宋代〕 文同

风吹两岸菰蒲乾,日洒一汀凫鹜寒。

夜深霜月照湖水,须上此桥凭画栏。

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于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

〔宋代〕 文同

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

使群来问日,景物欲归时。

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

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

已师竹杖

〔宋代〕 文同

已师杖奇竹,坐亦不去手。

循摩莹且腻,瘦骨何蚴蟉。

丛枝抱奇节,两两相对走。

寻常出孤梢,上下分左右。

如何此独异,在产固非偶。

师初得之谁,此实世未有。

不为师所用,亦共众植朽。

愿师勿弃置,珍之比灵寿。

题象耳山寺

〔宋代〕 文同

转谷萦岩路始穷,隔林遥望一门通。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

像阁罘罳明海日,经幢璎珞撼天风。劳生又逐轻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东山亭

〔宋代〕 文同

朝阳之峰乃天设,曲岭长岗地盘结。

下临绝涧走索回,上耸巍亭飞嶻嵲。

晚云几处水墨画,秋树数番红绿缬。

安能恰会此时閒,静与诗翁吟晓雪。

邛州倅

〔宋代〕 文同

将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总总群圣书,论说尤谆谆。后贤守为法,不敢忘逡巡。

有欲著其迹,更假他物伸。或取几杖明,或用盘盂陈。

或则铭于座,或则书于绅。此皆贪道者,欲己日夕亲。

涵泳既滋久,盛德光璘璘。鲁侯相门子,佩义而服仁。

来乘别驾舆,齿发何青春。开口议政事,条件皆有伦。

春露与秋霜,畏爱其吏民。尚惧有片缺,不使其质纯。

乃于厅事侧,开轩承甲寅。题曰三省堂,大构高榜新。

地古物象野,水竹清衣巾。公暇每居此,寂嘿如隐沦。

冥心以自观,外揣复内循。一有所不逮,补绽无纤尘。

既已自作诗,文理相彬彬。宛转示明戒,欲使风俗淳。

愚重侯所存,再拜无辞频。待己固如此,贤哉君子邻。

常愿此基构,永不罹荆榛。有坏则请修,使之名不泯。

和何靖山人海棠

〔宋代〕 文同

为爱香苞照地红,倚栏终日对芳丛。

夜深忽忆高枝好,把酒更来明月中。

寄楞严大师

〔宋代〕 文同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子骏运使八咏堂·山斋

〔宋代〕 文同

职事凡少休,余复不经眼。

幽斋设横榻,尽日对层巘。

遥怀寄浩荡,静想索{左山右蹇}{左山右产}。

松雨润书奁,竹风吹酒盏。

荣名付傲兀,胜事入清简。

虽有旧林泉,何须嗟去晚。

白头吟

〔宋代〕 文同

忆昔宴华堂,金徽导幽意。

虽知取名贱,越礼奉君子。

相期本同穴,谁复耻犊鼻。

一见茂陵人,烟霄与泥滓。

愿言保新爱,妾以甘自弃。

恩义薄所终,多生于富贵。

寇君玉郎中大蟹

〔宋代〕 文同

蟹性最难图,生意在螯跪。

伊人得之妙,郭索不能已。

华山

〔宋代〕 文同

石莲峨峨横紫霄,中泻万丈银河水。

安得大箭长八尺,欲与天神博于此。

送无演归成都

〔宋代〕 文同

曾读契嵩辅教编,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师识怀琏,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尝从容问其友,琏复为余道民讷。

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

文章汪洋道义富,不止区区事其佛。

余思此等更谁似,蜀有人焉颇超越。

成都敏行字无演,所谓万星中一月。

想嵩琏讷见须避,不尔往往被呵咄。

通禅晓律两无碍,前会定预耆阇崛。

群经列史固汗漫,独泛其深仍出没。

外之所精者书画,不问不语常若吃。

计其夏腊殊未几,在大众中诚突兀。

余守陵阳至穷陋,雨浸一春泥汩汩。

英磎硗磝磴道嶮,行客欷歔上崷崒。

无演冲冒独不顾,来款余门手持谒。

呼之使前见已喜,相貌圆满藏神骨。

清谭坐久愈飘洒,顿遣尘襟落如拂。

新诗古文览嘉贶,气格俊健凌霜鹘。

观其衮衮出论议,收敛便可与簪笏。

试将邀之使从仕,笑指此顶安更发。

日招与语自无厌,何乃告去苦仓卒。

西城晓日照高岭,倒搭乾陀入深樾。

师归常宜见嘉佑,此老心中已无物。

好音相与频寄惠,余在空山正伊郁。

首页  8 9 10 11 12 13 1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