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文同文同的诗词
文同

文同

[ 宋代 ]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文同的诗词 ► 文同的名句

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

〔宋代〕 文同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

时行古关道,十步九立脚。

烟云炙尽散,树木晒欲落。

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

担血僮破领,鞍汗马濡膊。

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鸟雀。

至此因自谓,胡为就名缚。

所利缘底物,奔走冒炎恶。

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

因念吾故园,左右悉林薄。

昔我未第时,此有文酒乐。

长松借高阴,飞瀑与清濯。

层崖对僧咏,大石引客酌。

畏景虽赫然,无由此流烁。

于今只梦想,欲往途路邈。

所效殊未立,期归尚谁约。

徒尔发短歌,西首谢岩壑。

炭泉险道

〔宋代〕 文同

一涧呀然截乱峰,更于何处问途穷。

高深出井又入井,曲直上弓还下弓。

绝底乍临浑偪仄,危颠才彻似飞冲。

我来行县须经此,正在炎炎三伏中。

东门行

〔宋代〕 文同

土有失所偶,难甘蓬荜微。

拔剑出东门,感愤不顾归。

贤哉彼嘉匹,逐逐牵其衣。

愿同此{檀木换饣}粥,节义安得违。

况今谓清世,不可复为非。

山池

〔宋代〕 文同

偪侧苍苔地,{左亻右瓜}邪白石池。

数枝红菡萏,几尺碧涟漪。

鱼鳖争香饵,儿童簇钓丝。

爱来芳荫下,每日日西时。

寄张郎中

〔宋代〕 文同

常愧无才动有权,十年乡里但留连。养成答飒人应笑,学得支离自谓贤。

三馆旧游层汉上,一麾今守乱峰前。幸逢别驾如张轨,免对苏章说二天。

鉴崖

〔宋代〕 文同

层崖莹青瑶,泠滑不可扪。

秋光发净照,林影摇晴暾。

飞瀑涤吟肺,垂萝清饮魂。

惟忧渍愁霖,碎藓来相痕。

寄冯永州

〔宋代〕 文同

山水永最善,守居闻更优。

烟云万石古,风月九岩秋。

几案少俗事,壶觞多雅游。

无因陪后乘,幽意满湘流。

守居园池杂题 菡萏轩

〔宋代〕 文同

朝阳媚秋漪,菡萏隔深竹。谁开翠锦障,无限点银烛。

慈济院双楠

〔宋代〕 文同

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

佛现宝幢经几劫,天开云帐待何人。

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

付嘱寺僧常洒扫,莫令向下有纤尘。

斋宫

〔宋代〕 文同

玉龙喷雾碧霏霏,钿枕珠衾照百枝。

自与侍书人一处,此中全不管岷之。

守居园池杂题 灙泉亭

〔宋代〕 文同

径源分灙水,衮衮出亭下。横湖能许深,日夜见倾泻。

静庵

〔宋代〕 文同

问此初谁筑,经营羡尔能。

依深还巨木,就荫覆高藤。

坐与境同寂,来无人可憎。

一床黄卧具,茂灌本如僧。

重过旧学山寺

〔宋代〕 文同

当年读书处,古寺拥群峰。

不改岁寒色,可怜门外松。

有僧皆老大,待客转从客。

又下白云去,楼头敲暮钟。

守居园池杂题·灙泉亭

〔宋代〕 文同

迳源分灙水,衮衮出亭下。

横湖能许深,日夜见倾泻。

折杨柳

〔宋代〕 文同

垂杨百尺临池水,风定烟浓盘不起。

欲折长条寄远行,想到君边已憔悴。

佛头

〔宋代〕 文同

公暇常来此处游,碧波巷巘解相留。

翩然又向城中去,回顾溪山只自羞。

浅水原

〔宋代〕 文同

鹑觚西北地鳞鳞,此处当年起战尘。

见说如今沟垅下,断锋残镞属耕民。

赠李仲祥道士

〔宋代〕 文同

不见先生已数年,相思惟是诵嘉篇。

因来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画戟前。

抵掌剧谈犹矍铄,堆胸豪气尚蜿延。

近闻买得鹅池住,且向人间作地仙。

梁山大雪

〔宋代〕 文同

严风吹屋鸣,向晓尤凛冽。

应从北山上,一夜吹猛雪。

幽人不能饮,身体冷如铁。

空向龙具中,苦吟声不绝。

久不雨喜见晚云

〔宋代〕 文同

晚云万丈如银山,日光返射红孱颜。

莫夸突兀在天上,且放滂沱来人间。

雷公施力已愤怒,风伯坏事休庸顽。

我将待之至夜半,慎勿更似前时悭。

首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