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全身没覆藏,偏从脑后放毫光。黑山鬼窟翻筋斗,引得儿孙尽面墙。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成鹫的诗词 ► 成鹫的名句
卢生手抱玲珑玉,目送飞鸿理新曲。日暮乡心归兴催,十指沉吟写幽独。
深情远韵谁得知,曰有东林方老师。闻所未闻见未见,此声不似平居时。
昨日君心如止水,今似行云日千里。止水清泠有浅深,行云去住无端倪。
卢生大笑释玉琴,曰公知我真知心。明朝孤棹乘风去,云水迢迢何处寻。
耳边闻有丹霞山,如闻说食不得餐。十年梦想如一日,无昼无夜无忙閒。
违时失候乃一出,力羸筋怯惭衰顽。丹梯似天不可及,十步一息穷跻攀。
攀藤直上最高处,俯视万山如米聚。山僧怪我来何迟,相逢道新不道故。
初来但觉此山高,岂知更有高高步。请师暂洗脚板泥,上床默坐消尘虑。
明朝日出天宇清,突出孤峰待师住。
最初识君何处边,云窝万仞孤峰巅。我方强壮君盛年,高视阔步相后先。
客来入室大欢喜,拂拭几榻相周旋。乃云治食当入市,举手揖客姑流连。
所居去城二十里,左右前后无人烟。草鞋奋迅过奔马,提筐往返如飞仙。
须臾楗椎起速客,市中所有盈斋筵。我时饱食方洗钵,合掌赞叹居亭贤。
高才疾足事云水,何难撞破三禅天。善财慧眼马驹脚,君乎君乎胡不然。
君阳谦虚阴自许,注目相视心相怜。别来今昔各殊世,风尘回首成天渊。
三衣卸却改缝掖,万里风云高著鞭。老人独钓鹅潭水,潭水水清清见底。
大鱼小鱼夜不眠,飞入芦花明月里。何人买棹一相寻,牢锁重关净如洗。
主宾款洽异当年,惆怅出门留片纸。姓字传来忆未真,须眉说著疑相似。
似不似,昨日云窝求寂人,今竹杏坛门弟子。灵山一会记得无,莫忘瞿昙亲嘱累。
君家古佛坐道场,直裰承当建宗旨。归去分明举似翁,父母未生何者是。
要识那吒骨肉无,问取金刚周大士。
山僧出世还在世,从来不作安居计。孤云野鹤自相于,三迁四徙无拘系。
去年结社铁城东,闭门不觉成老翁。名山笑我不归去,缄书万里来秋风。
秋风吹冷那伽定,目送飞鸿发高兴。竿木随身别旧林,林间好友劳相赠。
但言方外本无家,不用乘秋上海槎。藕泉泉煮莲峰茗,留君差胜赵州茶。
殷勤多谢深存注,人非麋鹿难长聚。断蓬宛转逐浮云,落花荏苒随飞絮。
我去参方君宦游,前途各各不相谋。选官选佛从所好,输君一着看封侯。
山僧欲向钱塘去,逢人便问钱塘路。识得钱塘一个人,此心光向钱塘住。
钱塘人物能几何,红尘队里肩相摩。尘中得有姚公子,一麟已足何须多。
公子今年二十九,身长七尺才八斗。新诗出箧珠玉光,挥毫落纸龙蛇走。
曾从定远事戎轩,斑衣万里奉晨昏。华顶莲花见开阖,蚕丛鸟道曾攀援。
将星一夜骑箕去,凄断天风下高树。悲歌惊起广陵涛,壮心留得西征赋。
漫携书剑下江南,殊方何地可臂骖。细柳将军新虎帐,东林野老破茅庵。
茅庵野老睡初熟,推出枕头舒两足。结束腰包事远游,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