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何处不清泠,近浦维舟远思兴。野烧入船添夜色,岸萤依草乱村灯。
看山记得来时路,顾影还同昨日僧。岁暮归心似流水,一随风力便成冰。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成鹫的诗词 ► 成鹫的名句
山僧亦是湖海客,年过半百头半白。出家未办草鞋钱,烟水百城参未得。
最羡先生两脚轻,朝返江南暮江北。从来富贵不足多,多君受福戢且那。
世途险巇山嵯峨,轻车熟道无轗轲。长江天堑汜与沱,扁舟破浪如轻梭。
大人行乐乐奈何,辎车百万牛马驮。还家寄傲深烟萝,笑我行脚空蹉跎。
愿随仙人张志和,钓竿诗卷青箬蓑。与君相伴终婆娑,胡为乎瞻风拨草徒波波。
此身如飞蓬,出门掉两臂。空囊贮太虚,浮云行大地。
何物紧相随,脚底烟岚气。违山一百日,不觉秋风至。
归来见故人,笑我须眉异。窘步涉丘园,荆棘集如猬。
饥虎伺人餐,猰犬当路吠。忧来不能语,猛忍风前泪。
且复入我室,还坐心如醉。残书纷满床,大半尘埃积。
夜灯鉴孤影,形影和灯睡。隔桥磬一声,唤醒归人寐。
多谢击磬翁,微言昨相示。却起诵来篇,眼暗不识字。
雪心老人身姓龚,自称画禅非画工。游丝白描擅能手,千卷万轴无雷同。
昔曾见翁写罗汉,今见罗汉如见翁。翁与罗汉一而二,伸纸挥毫事游戏。
恢恑谲怪皆有神,神运心兮心运臂。最初幻作伟丈夫,高坐师王擎钵盂。
复次幻作老缘觉,摄受和南无住着。复次幻作降幺么,小鬼大鬼肩相摩。
复次幻作擎宝塔,塔重塔轻无定法。复次幻作憨长汀,儿戏场中笑不停。
复次幻作痒和子,背触翻身声洞耳。复次幻作般舟定,合掌跏趺泯喧静。
复次幻作声闻僧,手持贝叶翻金经。复次幻作梵宫殿,指端涌出云端现。
天上人间注目看,聋盲喑哑交钦羡。复次幻作洛伽山,一道神光万古閒。
善财渴仰观自在,有人端坐竹林间。复次幻作大化主,缨络严身持宝杵。
鹿苑高僧补衲衣,药炉童子烧香炷。后来伏虎并降龙,狞貌慈颜指顾中。
虎鬼龙神各皈命,旁观仰首空瞪瞢。受楮先生长八尺,中间钜细穷幽颐。
不分缁素及髦倪,岂辨溪山声与色。七条衣,六环锡,行住随身俱委悉。
铁轮如意钵多罗,只手提携只手搦。动者动,植者植,情与无情含八识。
一时摄入白毫端,万象森罗明历历。雪心雪心将无庸,打翻跟斗还虚空。
一回开卷一回笑,笑到慈氏离天宫。
白衣留却别大颠,玉带输将还野禅。两人可一不可再,古今浩浩争流传。
何如珠江郑太史,早向儒门契宗旨。金鳞跃出凤池头,亲见龙颜动欢喜。
大通古寺塪井蛙,泥涂汨没随鱼虾。一声打鼓送官客,笑杀城中白鼻騧。
由他笑,由他骂,智珠擎出请酬价。等閒不值半文钱,用时光照四天下。
不落有,不落空,不在西,不在东,只在当人掌握中。
何用留衣与留带,木樨花下来香风。
老人独钓秋江水,水浅水深清见底。神鱼跃出蕊珠宫,无限鱼虾跳成市。
一声霹雳烧尾雷,钓鱼老翁倾两耳。借问神鱼何处来,借问雷从何处起。
桂岭秋光花正开,锦水月明珠出胎。美人昭质抚明镜,光辉映彻黄金台。
金台此日延国士,鹿鸣燕罢嘉宾来。闻风髣髴识名姓,东林旧社思宗雷。
旧社相过池上客,若祖若翁推巨擘。神交道合两忘年,觌面论心通语默。
我时搔首见二毛,即君总角方齐额。读书万卷笔有神,眼阔如箕心似发。
须臾鼓箧过横桥,终童早擅文章伯。念我神交祖与翁,负剑辟咡来从容。
老人谦让日三复,郎君执礼犹温恭。生平结交满天下,过眼一过如飞蓬。
快哉三世真相识,但恨不识河池公。河池事业在人口,宦成两袖归清风。
清白传家自今古,承先启后皆儒宗。文孙不忝曾与祖,烟楼撞破先登庸。
之子自无需富贵,时人未免先科第。我在鹅潭罢钓丝,注目青云起天际。
萧孝廉,莫濡滞。直到长安看杏花,前路正多难了事。
严公写蟛蟹,能事颇自得。着意不着意,用墨不用墨。
游心入细微,落笔无痕迹。去岁下匡庐,今年返韶石。
市朝知姓名,远近纷求索。挥手入丹霞,相逢同作客。
问客何所长,问客何所癖。客亦无所长,客亦无所癖。
自言写蟛蟹,变化不可测。留心三十年,精思废寝食。
直到手忘手,方能格出格。我闻严公言,将信将疑惑。
涤我狼尾毫,拂我鹅溪帛。严公无留难,严公无吝惜。
为我作车螯,点缀枯芦荻。须臾爪甲生,横行无顺逆。
海底黑波斯,跃跃上墙壁。严公洵好道,悟取空中色。
胎卵与湿化,钜细宁拣择。何妨写大鱼,化作垂云翼。
男儿爱身及肤发,平生一毛不敢拔。蹉跎四十一回春,参差两鬓同鸡肋。
蒙师为我操慧刀,头上不与留纤毫。一朝四大轻鸿毛,昔日缝掖今方袍。
缝掖翁,方袍子,本来面目应相似。镜中见影不见形,莫道昨非今乃是。
请辞大众入山去,山月松风供稳睡。但愿慧刀时在侧,不令须眉长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