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翁同和翁同和的诗词
翁同和

翁同和

[ 清代 ]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 翁同和的诗词

题自藏石谷仿董巨画卷题自藏石谷仿董巨画卷

〔清代〕 翁同和

鹓行人杰未全无,文学居然胜大夫。互市忽来回纥马,割城谁献督亢图。

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故人惜远别,索我一幅书。我书虽不工,点画颇有馀。

重是故人意,抽毫复踌躇。墨池忽放光,照我眉与须。

天地久衰飒,傫容亦瞿瞿。嗟我四十五,发白已萧疏。

却更三数年,岂不委壑渠。恐伤故人心,对书长欷歔。

还君白雪笺,郑重当何如。

题吴渔山真迹二首之二

〔清代〕 翁同和

二百年来有后生,庙堂拜疏乞归耕。尖风凉雨秋如此,谁识挑灯作画情。

叠前韵题陈章侯博古牌刻本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被发行吟楚大夫,不堪羸病恕狂奴。箧中图画都捐尽,卖到长江万里图。

题戴文节画扇

〔清代〕 翁同和

愈涩愈生笔愈灵,当年妙语我曾聆。可怜十月江南景,一角残山分外青。

游秦氏林塘次汴生子禾韵

〔清代〕 翁同和

居然青雀系蓬门,旋觉轻桡雪浪喷。暗水过湖偏作态,好云罥树太无根。

入秋花似将归客,和韵诗难不著痕。便拟放舟东海去,胸中云梦已全吞。

小游仙 其七

〔清代〕 翁同和

岂有青藜照石渠,谈经刘向竟何如。神仙不喜琅嬛字,错写天官玉叶书。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二

〔清代〕 翁同和

三百年来第一家,修篁古木静无哗。先生东郭兼南郭,处士山涯又水涯。

好事每愁花易落,留宾不厌酒频赊。梅颠绰有元龙气,尚恨窗棂面面遮。

病榻不寐

〔清代〕 翁同和

中虚暴下气先颓,幽阙昆仑安在哉。骨肉至情垂老尽,江山奇想破空来。

寒温叠嬗天无意,生死能回世有才。独拨残缸坐长啸,隔墙僮仆漫惊猜。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 其四

〔清代〕 翁同和

多病偏僧热,今朝又怯凉。秋阴含雨重,野树划沙长。

马矢煨茶苦,骡纲载果香。一餐吾隗汝,底事宿舂粮。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 其三

〔清代〕 翁同和

老矣真无用,归欤敢遂初。家风为政拙,举业读书疏。

文质从三变,荣枯集一虚。君看揭揭者,岂是古之车。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吾生辞墓不辞家,未敢忘情且避哗。畏此简书行有日,溷人笔劄浩无涯。

君亲担荷微躯弱,身世艰难去路赊。正合迟迟偏汲汲,辛峰凄断白云遮。

题陈鸿文先生蓑笠图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落木空山独往时,陶公遁迹已无诗。试看百首唐人句,岂是先生自寿诗。

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杂遝群仙事有无,神光离合太模糊。陈思亦喜幽并客,未肯低头受玉符。

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 其三

〔清代〕 翁同和

碧玉清刚白玉肥,较量波拂到纤微。近人别具谈碑口,顿觉承平老辈稀。

咏菜糊涂 其二

〔清代〕 翁同和

一饭艰难世岂知,当年豆屑杂麸皮。孤儿有泪无从咽,不见耶娘吃粥时。

辛丑八月旧庖丁雍姓携南皮相南小画四帧索题口占应之 其二

〔清代〕 翁同和

相君垂老意侵寻,见猎依然喜不禁。犹忆殿廊同夜直,竟裁疏槁写寒林。

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 其二

〔清代〕 翁同和

我衰不足陈,子老亦可唁。颓然一聋翁,颜色为我变。

劝我及秋行,要得数相见。呜呼游子心,一日几回旋。

装我箧中书,书断不成卷。检我箧中衣,衣绽谁与线。

日月固有时,哀哉亦既练。平生轻别离,有泪常默咽。

惟有告墓辞,百灵共凄恋。

题王椒畦画册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灯火黄尘九陌阗,峭风薄冷逼残年。消寒韵事犹堪记,尚负朝房买画钱。

首页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