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郑孝胥郑孝胥的诗词
郑孝胥

郑孝胥

[ 清代 ]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 郑孝胥的诗词

燕台舟中望玉皇顶

〔清代〕 郑孝胥

青山积恨人何在,逝水添波海更深。此海此山谁记得,断魂残梦欲相寻。

严几道属题江亭饯别图林琴南所写

〔清代〕 郑孝胥

小车何委蛇,到眼数诸寺。江亭阻蒹葭,往复久乃至。

拾级出市尘,长廊净扫地。闻窗觅西山,澹澹略含翠。

或行或倚坐,语默杂嗟谓。此间酒常薄,感怆兼饮泪。

诸贤送严子,各有伤时意。林子序且图,下笔带远思。

严书满天下,身世尚相弃。吾侪怀不平,扼腕定谁冀。

软红襟上痕,检点若梦寐。怅然书与严,绝口向世事。

天津杂感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十二年前我复来,人民城郭总堪哀。回车腹痛过书塾,还觅娇婴放学回。

日本渡边晨亩求题所画孔雀展屏

〔清代〕 郑孝胥

手张孔翠惜鬖鬖,此画曾过夜起庵。且傍寒泉避牛触,徘徊五亦厌东南。

天津入都车中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国势决难挽,将相岂足为。幸此无人知,岁暮吾将归。

盟鸥榭偶占

〔清代〕 郑孝胥

风从金口来,入我盟鸥榭。欲寻半日闲,卧看斜阳下。

有马杂诗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阴阳为之炭,不亏亦不盈。已余幽忧疾,始信泉有灵。

桐城陈镜潭求题其弟琴甫事略

〔清代〕 郑孝胥

陈侯肆于文,为弟作佳传。浮生谢满壑,至行出瞑眩。

鬼神使果有,夭寿各无恨。吾特忧其无,有之复何患。

津沽杂感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小窗风竹乱斜阳,门掩盆花脉脉香。一种悽迷浑似醉,不许添酒入愁肠。

题沈文肃书扇

〔清代〕 郑孝胥

不带湘淮恶习来,眼中此老最崔嵬。道因碑外儒酸气,君实何妨唤秀才。

偶忆刘梦得诗

〔清代〕 郑孝胥

秋毫为重泰山轻,自觉年时宠辱平。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

寄韬庵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年年必出关,耄期见筋力。诸夏如相谅,岂亦好懿德。

太公归乎来,避纣岂长策。天下之大老,举世当矜式。

以诗收人心,斯文有正色。神州论渐改,丕变未可测。

一朝获顿悟,相率销锋镝。重华生诸冯,得意行中国。

敢言时无人,救世待深识。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 其八

〔清代〕 郑孝胥

骐骥骖驽骀,服车上山石。英雄时岂无,热泪空横臆。

循龙州城垣遂入同风书院访仙岩登可思亭九月十六日也

〔清代〕 郑孝胥

筑城于今二十年,我来登之秋凛然。山围溪抱藏万户,西南水声长潺湲。

北郊荡荡为平原,稍广可容千骑盘。东城里许得精舍,仙岩奇巧如倒悬。

摩崖题名纪万历,新亭秀耸嵌其巅。亭名可思思底事,戎首海城留此言。

倚栏总目何所见,惟有飞鸟投穷边。

答沈子培比部见访夜谈之作三首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相知垂十年,未觉往可悔。中閒有逝者,警痛愈相爱。

吾侪各老大,岂做儿女态。形骸虽暂隔,至味固不败。

精诚远相照,山海了无碍。神京万斛尘,风烈成昼晦。

驱车犯埃壒忧子亦以惫。国门行揖别,归听长江礧。

岁暮酷怀人,孤吟复谁耐?

秘魔岩下读竹坡先生题诗

〔清代〕 郑孝胥

腹痛前朝宝侍郎,来寻遗墨耐思量。犹留孤女非无后,纵识门生亦可伤。

士气几时成党锢,韬翁垂老自灵光。翠微此日仍重九,试掬愁肠闻彼苍。

哭爱苍

〔清代〕 郑孝胥

共推左癖如元凯,酷慕诗流必老坡。失路江湖空愤慨,戕生陵谷生销磨。

向来天际真人想,昨日寒斋一梦过。垂死犁来虽莫逆,鼠肝虫臂奈君何。

正月三日忆小乙

〔清代〕 郑孝胥

千载匆匆过眼前,无端生灭定谁坚。幽明岁月应同逝,母子相依又六年。

孙母蝶异

〔清代〕 郑孝胥

昔人梦蝶喻其适,双蝶何来伴易箦。灵真脱茧欲飞扬,想见离尘生羽翼。

一念休持八十年,好生积善贯华颠。极天兵火无边劫,不爱逍遥是散仙。

沈子培属题山居图

〔清代〕 郑孝胥

贤者当辟世,其次乃辟地。故山虽见招,居之殊不易。

看君展此图,中有经天泪。终年不下榻,神往属天际。

别来值翻覆,未死幸相视。当时谓必尔,果尔岂足异。

吾侪即山鬼,能知一岁事。相携山之阿,风雨娱昼晦。

首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