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郑孝胥郑孝胥的诗词
郑孝胥

郑孝胥

[ 清代 ]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 郑孝胥的诗词

答顾寿人祖彭见赠

〔清代〕 郑孝胥

金陵山似梦千层,永忆平生顾子朋。卷裹交期犹款洽,酒边意气自瞢腾。

存亡默契馀名节,人物销沈阅废兴。却为君诗惭北海,祇将高卧比陈登。

鸥榭听涛

〔清代〕 郑孝胥

武昌城东山簇簇,夏口无山藏万屋。大江挟汉俱北行,照我窗前山影绿。

江云忽起失峰峦,推窗惟有波如山。看江莫若看风雨,长日惊雷绕坐间。

和水越成章韵

〔清代〕 郑孝胥

惊回旧梦怅离群,久别应知过所闻。忠孝劳生终有愧,何如白首卧松云。

九日五层楼登高

〔清代〕 郑孝胥

市楼便是登高地,我辈方随行路人。一醉不辞中酒病,九秋还斗百年身。

书来兄弟颜俱瘦,愁里江山事更新。红紫打围须未老,可能摩眼向风尘?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 其九

〔清代〕 郑孝胥

云势可以休,云容显复晦。千峰锦离离,夕阳绚天外。

中秋苦热述事

〔清代〕 郑孝胥

古称愚黔首,亦曰毒天下。此策今不用,科举宜可罢。

陶公论未竟,已遭肉食骂。驱之侥幸途,风俗焉得化?

矧兹灾流行,秋暑酷于夏。万人在狴犴,僵仆相枕藉。

疫来犹防之,何故反见迓?区区鼠且腐,岂足鹓雏嚇。

更莫嘲陈生,逃威入鸥榭。

韬楼属题济南十二图 其十二 潜亭独钓

〔清代〕 郑孝胥

独往将安归,钓名终不实。何如潜亭人,意中轻得失。

恒斋画鹊华秋色便面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当年放眼恃形骸,次第风流地下埋。留与工愁王沈郑,恒斋苦忆更缄斋。

小乙忌日

〔清代〕 郑孝胥

埋骨虹桥即九原,年年草色与愁痕。浮生如梦空流传,宿泪难干复抱孙。

画本英雄增短气,人间成败动惊魂。锋铓休痛干将折,战士残骸等负冤。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此日不足惜,去我逝安往?山风剥庭叶,晚意太卤莽。

宁知吾送汝,对景聊俯仰。经行万马中,驻足看扰攘。

乃于瞥然际,而作攫取想。用意如许毒,所得徒自罔。

燕台舟中望玉皇顶

〔清代〕 郑孝胥

青山积恨人何在,逝水添波海更深。此海此山谁记得,断魂残梦欲相寻。

严几道属题江亭饯别图林琴南所写

〔清代〕 郑孝胥

小车何委蛇,到眼数诸寺。江亭阻蒹葭,往复久乃至。

拾级出市尘,长廊净扫地。闻窗觅西山,澹澹略含翠。

或行或倚坐,语默杂嗟谓。此间酒常薄,感怆兼饮泪。

诸贤送严子,各有伤时意。林子序且图,下笔带远思。

严书满天下,身世尚相弃。吾侪怀不平,扼腕定谁冀。

软红襟上痕,检点若梦寐。怅然书与严,绝口向世事。

天津杂感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十二年前我复来,人民城郭总堪哀。回车腹痛过书塾,还觅娇婴放学回。

日本渡边晨亩求题所画孔雀展屏

〔清代〕 郑孝胥

手张孔翠惜鬖鬖,此画曾过夜起庵。且傍寒泉避牛触,徘徊五亦厌东南。

将赴天津

〔清代〕 郑孝胥

羁旅心知异守官,暂归犹觉别家难。看花隔岁休惊老,投袂临歧敢避寒?

婚嫁粗完身可去,兵戈间阻事无端。小窗短榻才容膝,谁作高楼百尺看?

天津入都车中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国势决难挽,将相岂足为。幸此无人知,岁暮吾将归。

盟鸥榭偶占

〔清代〕 郑孝胥

风从金口来,入我盟鸥榭。欲寻半日闲,卧看斜阳下。

有马杂诗 其三

〔清代〕 郑孝胥

阴阳为之炭,不亏亦不盈。已余幽忧疾,始信泉有灵。

桐城陈镜潭求题其弟琴甫事略

〔清代〕 郑孝胥

陈侯肆于文,为弟作佳传。浮生谢满壑,至行出瞑眩。

鬼神使果有,夭寿各无恨。吾特忧其无,有之复何患。

津沽杂感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小窗风竹乱斜阳,门掩盆花脉脉香。一种悽迷浑似醉,不许添酒入愁肠。

首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