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句诗词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出处

出自宋代苏辙的《遗老斋

全诗

久无叩门声,啄啄问何故?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早已与人们断绝来往,没有人再来敲门;可今天是谁把门敲个不停?到底有什么事发生?

僮仆回答说:“乡下有人来说,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用不着再为旱情担心。”

注释

遗老斋:诗人的斋名。

啄啄:敲门声。

盈尺:一尺多,形容雨下得很大。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1-112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33-234

赏析

这首歌咏斋居的小诗,就是写自己的隐居生活的一个片段。

一般的隐居诗,多表示淡泊的情怀及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欢娱,苏辙因为是在官场翻过斤斗来的人,对政事产生厌恶,进而不屑于和一切人打交道,所以他的隐居诗,往往表现离群索居时的矛盾心理。这首诗写斋中一件小事,写得很简洁。前两句说自己隐居后,很久没有人来敲门,可今天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所以不禁问僮仆,什么人来敲门。后两句是僮仆的回答,乡下有人来报告,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旱情解除,丰收在望了。诗依事件发生的顺序展开。“久无叩门声”,是诗人自述隐居的寂静。没人敲门,是诗人所希望的,也是他自己促成的。他的隐居,与陶渊明与朋友、农民相往还,乐于躬耕,“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移居》)不同,因此这次他对人敲门感到突然,“问何故”三字,甚至有责备的意思:明知我不愿与任何人往来,为什么还要来敲门?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直述敲门的目的,诗便告终,没有说自己听了这消息的反映,直捷中显得含蓄深长。

乡下来人敲门这件小事,作者特地形诸笔墨,至少说明两点。其一,乡下人未必知道诗人谢客,即使知道,也未必放在心上,碰到下了大雨这样的高兴事,他便敲门告诉别人,让人分享喜悦,这就突出了乡村农民的淳朴,与诗人在官场见到的尔虞我诈是鲜明的对照。其二,诗人对乡下人敲门没有指责,也不嫌其唐突,从他作了这首诗来看,他对乡下人来报告的消息还是很高兴的,他毕竟还没有对世事完全摒弃麻木,所以整首诗富有新鲜感,富有生气。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1-112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33-234

创作背景

苏辙晚年由于蔡京当权,便辞官退居,隐居在许州(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并以“遗老”作为自己的斋名,表示坚决不闻政事,他在家“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宋史》),直到去世。这首诗即是此时之作。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33-234

猜你喜欢
遗老斋
宋代苏辙

久无叩门声,啄啄问何故?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帝子歌
唐代李贺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送僧南归
宋代简长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桐叶封弟辨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的诗词 ► 苏辙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