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句诗词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上元侍宴

全诗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光淡星儿稀围绕着建章宫阙,御炉里的香灰被仙风悄悄吹落。

通明殿臣子们鹄鸟般伸颈肃立,此刻捧天帝的是一簇红色云朵。

注释

上元:指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侍宴:臣子赴皇帝的宴会。

淡月:淡淡的月光。

疏星:稀疏的星星。

建章:汉代的皇宫名,这里借指宋代皇宫。 即建章宫。

仙风:这里喻宫中吹来的风。

御(yù)炉:皇宫中用的香炉。

鹄(hú)立:像天鹅般引颈直立。

通明殿:玉皇大帝宫殿名。借指宋皇宫。

红云:比喻穿红袍的侍臣。

玉皇:天宫中最高的统治者,借指宋帝。

参考资料:

1、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8

2、蒙万夫,阎琦主编.《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26

赏析

首句“谈月疏星绕建章”描绘出仙境般的宫殿外观:淡淡的月光清冽,寥寥的寒星闪烁,巍娥的宫殿在它们的环绕下,恍若天上宫阙,缥缈犹如仙境,照映着雄伟的建章宫。月谓“淡”,星谓“疏”,有两重含义。一是实写正月十五特有的景象。十五月圆,群星自然隐烁稀疏,不可能繁星满天。而时值冬末春初,月光寒淡,不会象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清光四溢。所以暗示了时令;二是要使月和星与建章(宫殿)构成一组完整意象。诗人用了个“绕”字点明宫为主,星月为宾的关系,为全诗定下了飘飘若仙的基调。同时,也以宫殿与星月的关系来暗示君臣关系,从而为诗的最后两句实写埋下伏笔。

次句“仙风吹下御炉香”承上而来,将上句创造的气氛坐实为仙境。写宫殿内景:似是天上宫阙,阵阵仙界之风吹过,吹送着御炉前的袅袅香烟,使偌大的皇宫清香流荡。诗人以馥郁香气的到来,暗示了皇帝即将驾临。

三句“侍臣鹄立通明殿”,照应诗题“待宴”。写侍宴的群臣像鸿鸽一样,引颈肃立,宫殿满堂生辉,气氛庄严而祥和。此时,群臣们静立恭候皇帝驾临,但诗人此时已犹如置身仙境、浮想联翩。“鹄”,一说指天鹅,一说为鹤。这里应理解为鹤。因为不仅鹤立与鹄立是同义词,而且更重要的是释成鹤更增强了仙界的气氛。鹤在古人看来是仙鸟,称为仙鹤,认为它们是神仙的座骑。在诗人眼中,此时群臣们象仙鹤一胶引颈挺立,静待主人的骑乘。“通明殿”,表面上指举行宴会的宫殿灯火通明,金碧辉煌,而实际双关天上玉帝的宫殿。“上帝升金殿,殿之光明照于帝身,身之光明照于金殿,光明透彻,故为通明殿。” (宋代王十朋注引《敦误明星保留传》)典故的妙用,更增添了仙界气氛。

末尾“一朵红云捧五星”突出画面的主题:像朵朵红云烘托朝阳一样,身着红袍的侍臣们簇拥着皇帝,场面热烈壮观。这本是指皇帝驾临筵席,但诗人夸张地写成在玉阶紫殿上,红霞千朵,金光万道,簇拥营天上至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出现。可见,诗人早已感到置身于仙境,水到渠成地产生了这种幻象。

此诗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层层捕垫,节节拔高,使仙界气氛越来越强。表现在与仙境直接相关的字眼越来越多。首句的淡月疏星与建章都是实写,但只用了一个“绕”字,便创造出了仙界的气氛。二句用了“仙风”两字。三句用了“鹄立通明殿”五字。而第四句则是七字。这样,层层叠加捕垫,让仙境更加美妙空幻。

第二,实景虚写,虚景实写。首句本是实写所见之景,但用了“疏”、“淡”、“绕”等形象不具体的飘忽的字眼,所以造成了一种虚幻缥缈的境界。而尾句写诗人对皇帝出现场面的幻觉联想,是个虚景,但用了范围明确如“一朵”,色彩鲜明如“红”、 “玉”等字限,反倒显得很具体可感。

此诗虽写颂扬皇家之辞,但十分得体,有君臣之仪,无阿谀之意。全诗设境肃穆隆重,明朗壮美,语言自然而形象,如身临其境,见到了宋王朝升平时期的一次皇家盛典。

参考资料:

1、蒙万夫,阎琦主编.《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26

创作背景

元祐七年八月,苏轼自扬州以兵部尚书诏还,九月到京,后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守礼部尚书任。此诗是元祐八年(1093)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苏轼侍从皇帝观灯而作的“应制诗”,写了元宵夜皇帝举行宴会而群臣陪饮的所见所感,为宋王朝歌功颂德。  

参考资料:

1、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8

2、蒙万夫,阎琦主编.《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26

猜你喜欢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咏芭蕉
清代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鹚晒翅满鱼梁。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

致酒行
唐代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拿云 一作:拂云 / 擎云)

无家别
唐代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词 ► 苏轼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