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式 [ 元代 ]

式字子敬,号筠庵,吴兴人。善书画,高克恭荐为校官。

宋元禧 [ 元代 ]

元禧字无逸,姚江人。明洪武初徵修元史。

郭麟孙 [ 元代 ]

元平江路人,字祥卿。博学工诗。为钱塘吏,调江东,归吴卒。有《祥卿集》。

贝守一 [ 元代 ]

贝守一(一二○○——一二八○),号月溪,余杭(今属浙江)人。道士,主洞晨观。通医术。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授凝真抱素大师。十七年卒,年八十一。有《月溪稿》,已佚。《洞霄图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龙仁夫

龙仁夫 [ 元代 ]

博究经史,以道自任。宋亡,负海内重名,举为江浙行者儒学副提举,未赴。曾主持江浙行省贡举。后任陕西儒学提举。晚年寓居黄州。文集不传,诗文与同郡刘岳申、刘诜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

甘复 [ 元代 ]

元明间江西馀干人,字克敬。元末,从张翥游。洪武初,以前元遗民,为士林所推重。惜诗篇什散漫,仅存手墨于同里。

吕鲲 [ 元代 ]

鲲号龙山居士,雁门人。

胡用和 [ 元代 ]

胡用和,词人,祖籍天门山(在浙江奉化县境)。由元入明,其生平不详。

李仕兴 [ 元代 ]

李仕兴,元朝河北藁城县人,元代儒家静修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少年远游,博求深造。多有训彝,人争师之。以隐遁终居乡里。

庄蒙 [ 元代 ]

蒙字子正,乌程人。

何失 [ 元代 ]

元大都昌平人。有才气,工诗文。顺帝至正间,公卿交荐,以亲老辞。为揭傒斯、虞集所推重。

李介石 [ 元代 ]

介石字守道,丹丘人。授松江府提控按牍,从守镇江。镇江失守,不屈死。

大食惟寅 [ 元代 ]

大食惟寅,生平不详,元代后朝人。古称阿拉伯为大食,或许系阿拉伯人,惟寅是他的名字。从其仅存的小令看,他具有深厚的汉文化素养。明代天一阁抄本《小山乐府》附其〔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小令一首,知曾与散曲家张可久相识。

祝蕃 [ 元代 ]

(1286—1347)玉山县人,徙贵溪,字蕃远。幼警敏,从陈苑游,治陆九渊本心之学。以茂材荐授高节书院山长,改饶州南溪书院,升饶州路儒学教授。仕至将仕郎、浔州路总管府经历卒。

李元圭 [ 元代 ]

元河东人,字廷璧。端厚沈毅,重然诺,酷志读书。工诗。晚年居吴中,多叹老悲穷之作。有《廷璧集》。

王与敬 [ 元代 ]

福州人,号秋崖。少游湖海,参访高真,留雷州,武宗至大二年奉旨还武夷山护冲祐观。

吕天用 [ 元代 ]

[元](约公元一三二九年前后在世)(一作大用)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文宗天历中前后在世。

仇州判 [ 元代 ]

仇州判,其名字、里籍、生平均不详。今存小令一首。著有小令【中吕】阳春曲 和酸斋《金莲》。

段辅 [ 元代 ]

辅字德辅,克己之孙。以文行选应奉翰林,三为御史,遍历陕西、江南及中台。以司业教国子生,判太常礼仪院,寻升吏部侍郎。

吕侍中 [ 元代 ]

生卒年、生平不详。姓吕,侍中可能是其官名。元代散曲作家。

孙叔顺 [ 元代 ]

[元](约公元1322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元英宗至治中前后在世。工曲,今存阳春白雪中。其散曲《南吕·一枝花》套,自叙“不恋蜗角名”,“本待要快活逍遥,情愿待休官罢职”,可见他曾入仕。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叶广居 [ 元代 ]

嘉兴人,字居仲。天资机悟,才力绝人。工古文诗歌。仕至浙江儒学提举。筑室西泠桥,陶情诗酒。有《自德斋集》。

月鲁不花 [ 元代 ]

(1308—1366)蒙古逊都思氏,字彦明。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谥忠肃。

王士点 [ 元代 ]

元东平人,字继志。王构子。始为通事舍人,历官至淮西廉访司佥事。有《禁扁秘书志》。

俞贞木 [ 元代 ]

(1331—1401)元末明初苏州府吴县人,初名桢,后改贞木,字有立。元季不仕,洪武初以荐为乐昌知县,历都昌,请归。后以讼事牵连,被召入京究问。事白,将归,病卒。有《立庵集》。

高志道 [ 元代 ]

志道字原朴,嘉祥人。官安州学正。

燕不花 [ 元代 ]

燕不花字孟初,张掖人。

陈秀峻 [ 元代 ]

秀峻字粹山,安南国王侄,武道侯子,封文绍侯,更文义侯。

彭日隆 [ 元代 ]

号隐空,崇安人。武夷山道士。

幼武 [ 元代 ]

(1307—1375)元明间无锡人,字彦清,号栖碧,以诗名于吴中。元末隐居不仕。有《黄杨集》。
首页  23 24 25 26 2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