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唐代送客归江州

送客归江州

唐代韩翃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此番东归故里,又可以作庄子所说的采真之游了;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水,是在欢迎你回去,为你高兴。

你食宿不离那画有青雀的船舫,你的家就在那白鸥翔集的沙洲之上。

清风吹拂着山间如带的白云,那是要下雨了,露珠沾湿了你荷叶做成的衣裳,提醒着你秋天已至。

听说陶渊明居住的地方就在附近,你乘着竹轿,前往拜访,久久不愿离去。

注释

江州:州名,治所初在豫章,后移浔阳。客:作者友人,生平不详,似为一位弃官归隐者

采真:道教语,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后多指求仙修道。

青雀舫:即画有青雀的船只。

白鸥洲:指白鸥翔集的沙洲。此处借指客之家乡。

山带:指环绕峰岩的带状白云。

荷裳:即用荷叶做的衣服,以示高洁。

泉明:指晋陶渊明。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故称泉明。

淹留:停留。为:一作“会”。

参考资料:

1、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7-238

2、费振刚.大历十才子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81-182

3、冯兆平.庐山历代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31

赏析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诗人开篇点明题旨,送客东归故里。“复”字,写出了客人隐居乡里学采真之游的喜悦心情。言“江水迎君”,更是以景衬情,以水助兴。江水日夜东流不停,暗示客人归心似箭,归程片刻不能迟缓。其终得还家的欣悦之情,溢于言表。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颔联中,诗人称客人吃住在船上,亦即“不离青雀舫”正好照应次句之江水“日夜流”,可见其归程迅疾,恨不得早日即到家乡。船为“青雀舫”,家在“白鸥洲”,这是诗人称赞客人旅舟华美,家乡景色喜人。实际上亦是称赞客人自己。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颈联乃诗人想象客人回到家中后,贫玩山野的隐逸情景,风吹山带,这是客人看到的如画美景。遥知雨,乃是其心中感受。合在一起,显见其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客身着荷裳,何其雅洁。荷裳为甘露沾湿,可见他对山野美景的喜爱。而寒凉的露水也在提醒他寒秋已至,对其关爱有加。自然与客人的界线已淡然消去,客人已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尾联效仿陶渊明,乘着“篮舆”,并去探访陶的故居,乐而忘返。这既是呼应起句之“采真游”,又点明客人是辞官归隐,回归自然,身心自然愉悦。

综观全诗,前两联点明主旨,写归途中的情景,写景叙事明白晓畅。后两联写归后隐居中的生活情景,照应起句的“复得采真游”。其中,“林风吹山带遥知雨,君湿荷裳已报秋”两句,文笔省净,意境深幽,既有杜甫七律遗风,又有王维山水诗之韵味,颇见锻锤之功。尾联扣合渊明,用典贴切。全诗境界清新,淡然有味,回味悠长,不愧佳篇。

参考资料:

1、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7-238

2、冯兆平.庐山历代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31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得而知。根据诗题及诗的正文可知,作者在江边送别了弃官归隐的友人归故土江州,满含深情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费振刚.大历十才子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81-182

2、冯兆平.庐山历代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31

猜你喜欢
小隐自题
宋代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上留田行
两汉佚名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

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二月二日出郊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宋代佚名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忆昔
唐代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答朝士

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唐代李翱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与于襄阳书
唐代韩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韩翃的诗词 ► 韩翃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