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寓言故事兔子官文化

兔子官文化

时间:2012-04-24  作者:佚名

假如兔子当了官,从古到今对兔子的一切思想评说,都将彻底颠覆!

1、摒弃“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陈腐观点。破旧立新、与时俱进,鼓吹以食为天、讲究实惠的法则,哪里有草哪里吃,跑到哪里吃到哪里,不管是野地草还是窝边草。所谓“狡兔三窟”的典故,是对芸芸众生的友谊提示:须多多建立自己的安乐窝!本地要有,境外也要有;多一个窝,多一份安全

2、提倡“兔子尾巴长不了”的生存理念。当今时代,飞机坠落,大楼爆炸,轮船亲嘴,车轮上天,谁能保证小命长寿呢?因此,理应及时行乐、快哉人生:今日有草今日吃,不管明天是与非。每到一地,连吃带拿,既然“长不了”,何不潇洒走几回呢?必须的。

3、总结“兔死狗烹”的惨痛历史教训。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和平讲团结讲稳定,让狗儿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深深忏悔!诱导狗儿今后不但不能狂奔追撵兔子,还要屁颠屁颠尾随而行,默认和遵守江湖的潜规则:确保兔子的生命安全,狗狗才不会被屠宰进锅煮。

4、揭穿“兔龟赛跑故事”的大骗局。说兔子太骄傲了所以落在乌龟的后面,是无聊文人无中生有、瞎编乱造、欺世盗名的经典伪作!要是有金牌、有奖金、有大把的钞票在前方摆着,保证无须鼓掌加油,快如闪电的一定是兔子。就算豺狼虎豹之辈纷纷踊跃参赛,兔子一样轻松夺冠!

5、批判“狼心兔子胆”的歪门邪说。栅栏里的老虎恹恹歪歪像病猫,高枝上的麻雀唧唧喳喳笑凤凰,盖因身处境地不同也——权大则胆大,权小则胆小。只要兔子在衙门里行走,什么大灰狼、花狐狸、大笨熊,哪个见了也会一口一个“兔儿爷”地媚叫。兔子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6、痛斥“兔死狐悲”的世纪谎言。兔子死了,狐狸掉泪,闹得地球人都知道!这是狐狸大忽悠的经典实例,一场假惺惺的悲情秀罢了!实际上是狐狸因为爪下没有活擒的兔子,无法在进膳中享受逗着玩的快乐而揪心痛哭。别看兔子是弱小动物,一旦加官进爵,有了一言九鼎的话语权,就能进行一次完美的华丽转身——从生存竞争活动的被动参与者,成为丛林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者!不但可将几千年来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妙之词通通推翻或重新释义,还可充分展示一个很有文化的兔子形象。官文化就是这样,哪怕是一只兔子……

猜你喜欢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登西台恸哭记
宋代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早发
宋代宗泽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