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词典小学
xiǎoxué

小学

  • 拼音xiǎo xué
  • 注音ㄒ一ㄠˇ ㄒㄩㄝˊ

  • 港台國小 國民小學
  • 词语解释

    小学[ xiǎo xué ]

    ⒈  对儿童、少年实行初等教育的学校。

    primary school; elementary school;

    引证解释

    ⒈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我国 西周 即有小学,此前则名曰下庠、西序、左学等,其后亦名称不一。官学如四门小学、内小学,私学如书馆、乡塾。近代小学始于19世纪末。 《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北周 卢辩 注:“小学,谓虎闈师保之学也……《白虎通》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此太子之礼。 《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又曰:十五年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

    《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者,谓公卿以下教子於家也。”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 三左右地方新式小学成立, 民 四我进了新式小学。”

    ⒉  汉 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小学先学文字,故名。 隋 唐 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研究文字、训诂、音韵著作备于小学。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太炎先生 曾教我小学。”

    ⒊  犹小道。谓琐屑之学。

    《陈书·傅縡传》:“顷代浇薄,时无旷士,苟习小学,以化蒙心,渐染成俗,遂迷正路。”

    国语辞典

    小学[ xiǎo xué ]

    ⒈  实施初级教育的学校。

    〈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二·称谓·神童》:「十岁以下能背诵,挑试一经或两小经则可以应补州县小学生。」

    如:「国民小学」。

    ⒉  研究文字字形、字义及字音的学问。包括文字学、声韵学及训诂学等。

    如:「朱骏声著有说文通训定声、小学识余等书。」

    ⒊  宋人称洒扫、应对、进退之类的仪节为「小学」。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

    ⒋  小道,末流琐屑之学。

    《陈书·卷三〇·傅縡传》:「顷代浇薄,时无旷士,苟习小学,以化蒙心,渐染成俗,遂迷正路。」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