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词典阔狭
kuòxiá

阔狭

  • 拼音kuò xiá
  • 注音ㄎㄨㄛˋ ㄒ一ㄚˊ

  • 词语解释

    阔狭[ kuò xiá ]

    ⒈  宽与狭;距离的远近。

    ⒉  犹疏密。

    ⒊  犹缓急;宽严。《汉书·儿宽传》:“寛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颜师古注:“谓有贫弱及农要之时不即征收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余谓阔,谓征敛稍寛、禁防疏阔之时;狭,谓督促迫急之时。阔时不急征收,假贷与民,使营生业。”一说,指宽裕与窘迫。参阅王先谦《〈汉书〉补注》。

    ⒋  指虚实、强弱等具体情况。

    引证解释

    ⒈  宽与狭;距离的远近。

    《史记·天官书》:“大小有差,阔狭有常。”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阔狭,若三台星相去远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百里之物,数万相连,阔狭从斜,常不盈缩。”
    《水浒传》第四七回:“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湾,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

    ⒉  犹疏密。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 訥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射戏求疏密,持酒以饮不胜者。”

    ⒊  犹缓急;宽严。

    《汉书·儿宽传》:“寛 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
    颜师古 注:“谓有贫弱及农要之时不即徵收也。”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余谓阔,谓征敛稍寛、禁防疏阔之时;狭,谓督促迫急之时。阔时不急征收,假贷与民,使营生业。”
    一说,指宽裕与窘迫。参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唐 刘禹锡 《砥石赋》:“得既有自,失岂无因? 汉 氏以还,三光景分。随道阔狭,用之得人。五百餘年, 唐 风始振。”

    ⒋  指虚实、强弱等具体情况。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诸葛瑾 ﹞书与 逊 云:‘大驾已旋,贼得 韩扁,具知吾阔狭。且水乾,宜当急去。’”
    《宋书·萧思话传》:“下官近在 歷下,始奉国讳,所承使人,不知阔狭,既还在路,渐有所闻,犹谓人伦无容有此,私怀感慨,未敢在言。”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魏 骑溃去, 崇 亦引还,斩首获生,具言敌中阔狭,众心稍振。”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