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陈镒的诗词
长松生涧壑,千丈高崔巍。苍然岁寒姿,不受霜雪催。
深根踞厚地,直干排风雷。明庭要结搆,大用须宏才。
愿言庇震凌,下慰寒士怀。
恰匝松篁引树凉,玲珑窗户纳晴光。曲檐乍挂游丝细,斜隙初看野马忙。
紫藓绿苔行处滑,碧苞丹实酒边香。留连自适清幽趣,坐听琴声古意长。
彼美玉山泉,涓涓出深谷。汇作井洞幽,其下龙蟠伏。
馀流散无声,清寒入山木。曲折数里遥,故绕诗人屋。
檐间寒月映,檐外秋云宿。分贮归瓶罂,不用接脩竹。
清声惟在耳,久听天机熟。寄语冷冷轩,吾当挂冠服。
老年豪气在,衰发已盈簪。时扫先亲墓,难忘孝子心。
奚囊兼贮易,行李只携琴。莫问穷通事,相逢酒满斟。
策策凉风拂帽轻,缓扶藤杖出西城。县公小队能同乐,诗老高怀觉倍清。
白石清溪寒潦缩,丹崖紫谷夕阳明。广寒桂树今何似,赢得年年折又生。
偶然逢故友,携手玉山西。涧水穿林响,崖云压树低。
东风楝花老,落日子规啼。共宿松窗夜,篝灯和旧题。
矍哉陋儿笑儒寒,微禄资身已懒干。手种园中千树橘,黄金颗颗露漙漙。
冷官无一事,诗思日来添。幽鸟閒窥沼,游丝静挂檐。
煮茶然小鼎,看竹捲疏帘。无怪居连市,盘餐味可兼。
潇洒一尊酒,江楼得共倾。相逢俱是客,离别易伤情。
树色迷春绿,云光拂晓晴。还思拄帆处,淮海正潮生。
曾作芜城客,重来又五秋。鱼盐河上市,箫鼓竹西楼。
地暖梅花发,天寒江水流。依然风月好,且复寄优游。
湖上蟾峰镇碧波,万家高倚石嵯峨。我来却值秋初霁,快睹中天月色多。
荒村寂寞两三家,故垒东边石径斜。岩树不知人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尔因离乱,移家住白云。已逃狼虎患,且友鹿麋群。
消日惟凭酒,伤时懒著文。从今成小隐,荣辱两无闻。
上人悟觉空,久已遗世虑。清吟启玄机,妙语发新晤。
孤鸿忘远翔,疲马怀蹇步。偶濯涧底泉,暂憩云边树。
山空锡长随,溪远杯可渡。旷怀谅自如,抚景乐真趣。
矫望东西岩,白云自来去。
石岩削作铁城埤,荒磴盘盘一线微。万古笔峰欹日毂,半空剑石挂云衣。
傍无扳木愁猿过,下有摩巢老鹤飞。此地从来天设险,乱离民复得依归。
偶然来访隐,山崦有幽居。日下看蒸药,风前伴阅书。
竹光青满坞,水色绿循除。应笑尘中客,终年几覆车。
栝山峻而高,栝水清且漪。眷此山水郡,民俗易保釐。
府君来司刑,明清如伯尼。坐使狱讼空,青草满圜扉。
棠阴亦蔽芾,载歌南国诗。
溪头一片碧崔嵬,我为寻幽亦上来。山势渐高黄叶尽,天光忽近白云开。
因怀王子笙吹月,更忆羊公石卧苔。此处尽堪逃乱世,渔郎相见莫相猜。
南阳有客髯如戟,更觉心肠坚铁石。携来旧日书一囊,分坐中斋灯半席。
制龄且学餐菊英,辟世休言种桃核。便当沽酒消穷愁,袖中我有钱三百。
绕涧青青万竹林,一春为客此登临。伤怀事往闻犹怕,遣兴诗成懒再吟。
交友每多时俗态,知君独有岁寒心。山窗岑寂松阴晚,谩写薰风弦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