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金幼孜的诗词
鸣珂拥盖度函关,尽道春卿昼锦还。听履几年劳圣眷,称觞此日慰慈颜。
马头千里秦川路,鸟外三峰华岳山。别后知君长恋阙,龙墀伫待缀清班。
白云渺渺欲何之,遥望金山对古祠。翠滴松楸馀旧恨,阴连桑梓系深思。
四时荐祀存家礼,百世文章有墓碑。流庆绵绵应未巳,况闻继述在佳儿。
凤辇初临鼓吹喧,千官环侍紫宸边。九门灯火云霄上,午夜山河锦绣前。
春散炉烟浮树暖,月移宝仗映花妍。从臣忝预传柑宴,既醉犹歌《湛露》篇。
远宦违亲养,官居敢自宁。孤云长入望,万里若为情。
渺渺低淮树,依依带楚城。狄梁千载意,谁复继芳声。
去年膺荐来京国,此日分符出帝关。行李三春经赤壁,孤舟千里问通山。
公庭鞭扑长年少,山市喧嚣尽日閒。朝罢都门一相送,东风吹柳未堪攀。
海宇春回瑞景迟,年丰民物乐熙熙。彤庭锡宴皆沾醉,千载君臣庆会时。
昼永文书静,风清刻漏迟。云低双阙树,日转万年枝。
感遇交游在,迂疏圣主知。不才叨翰墨,何以报恩私。
载笔晨趍阁,庭空暑气清。云移窗上影,雨送树间声。
近槛驯乌集,当筵舞燕轻。当时乏经术,衰飒愧吾生。
大江东去碧溶溶,水净平沙接远空。月下胜游非旧日,眼中遗迹感英雄。
猿啼断岸孤帆雨,鹤唳沧洲一笛风。料想登临无限意,题诗还忆访坡翁。
当年承命忝文衡,虎榜高题见姓名。衣绣昔从关陜去,秉骢今向浙江行。
蓟门腊尽阳和动,沽驿寒消雪水生。深愧临岐无别赠,激扬好为树风声。
綵仗临花屿,仙舆隔画阑。敲冰分学士,供膳促中官。
屡得陪清赏,重来喜遍观。微生遭盛际,霈泽海同宽。
驱车欲何适,驾言归故乡。朋游具觞豆,饯送临周行。
忆昨佐花县,志气殊非常。琴堂席未暖,行役嗟靡遑。
京华历寒暑,鬓发皓已苍。布衣与蔬食,澹泊常自将。
只今七十馀,谢事何匆忙。为感圣恩厚,悲歌激中肠。
徘徊不能别,念此故意长。山川邈迢递,大江浩洋洋。
去途日已远,驰景曜征裳。愧无千金赠,为子增慨慷。
归哉慎自保,南北永相望。
驰道平如掌,金舆向日移。画桥低树影,粉槛压花枝。
展席鸥相近,回鞭鹤未知。故人诗句好,尽得写清奇。
客有邵平者,风流自可人。江湖曾浪迹,泉石旧为邻。
月暗梅窗夜,烟寒墓草春。南湖歌楚些,闻者欲伤神。
内助资贤淑,闺闱仰德仪。贻家敦俭朴,阅世享期颐。
竹暗秋风冷,萱残夕露滋。百年同穴意,埋石有铭词。
牧童原上催归急,远树微茫带夕曛。前日东郊曾扈从,野人牵进沐恩频。
侍从朝初罢,乘閒散马蹄。黄麾云外见,猎骑望中迷。
石室疑龙卧,禅床听鹤栖。经行有佳兴,且复记新题。
三十馀年住帝乡,独将遗业究岐黄。官閒久已忘生事,朝退犹能校古方。
月满杏林秋雨冷,风悲橘井晚烟凉。令孙万里扶归榇,忍听哀鸿荐一觞。
一别乡园廿四春,种来松树已成村。寄言孙子须培植,剪伐无令及本根。
同官翰苑忝同年,敢以能言拟谪仙。长日抽书开石室,清时进讲侍经筵。
苑中御气浮仙掌,池上晴云湿綵笺。好是午朝初退直,紫薇花里漏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