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 李昴英的诗词
圆沙有此隐君子,短褐枯筇自一丘。
安乐窝中宽宇宙,逍遥游处眇公侯。
逢人皆喜一无忤,於世何求百不忧。
种德已深天必报,大儿玉立最清修。
叶叶枝枝各标致,密密疎疎总风味。
笔为化工壁为地。顷刻种成此君子。
虽然月影水影写真似,安得千年尚生意。
义重人谁及,高风有古人。
己田分友子,黎事保羁臣。
抱负耕莘志,依稀陋巷仁。
丹青遗像在,难写道心真。
已办僧心,未圆僧相。
才得方句,便成和尚。
寺巧蟠山背,池圆印寺前。
连筒泉落罋,如镜地无砖。
茗苦苛留客,僧淳懒说禅。
使君期不至,一宿笑无比缘。
佳哉茂士颇圆机,频到萧斋对尘挥。
官长见知因职业,人生最乐有庭闱。
东山至宝身当惜,伯玉中年力去非。
一事说来真可敬,来装罄矣货金归。
尔教言无相,谁教蜕发毛。
虚名犹度牒,多事更方袍。
父认师传的,年推戒腊高。
冠巾何不可,只要断尘劳。
未参五祖已开山,全下全身此地安。
不是香烟忘故里,衣留孔道要人看。
清者何曾饮盗泉,僧盂底饭逆巢田。
此疑欲问师无语,风撼长松啸半天。
钵中滴水也难消,切莫贪他寺富饶。
留取大皮缠大树,腹围紧紧篾三条。
逍遥八极片云浮,所过名山不久留。
依旧片去归石峒,从今休更下山游。
山中招提鼎足踞,路如丁字分头入。
还看港汉纷长绳,俯见阜丘才小笠。
班荆坐仆纵之息,争解绿荷撮红粒。
群然饮润忽喧噪,石兀深丛疑虎立。
我起胡床划孤啸,前峰响答松风急。
举头云端尚天半,搘竹扳萝进千级。
近道其樵者,劳哉食束薪。
运斤碎裂盘,荷担下嶙峋。
恐是仙王质,何须贵买臣。
路傍迎一笑,笑我绊簪绅。
晓来竹马跃儿曹,次第牙幢压近郊。
五老跨羊持色穗,也庆欢喜侯前茅。
一般奇怪弄精魂,猪蚬皆餐针戏吞。
未到空通渠地位,只当斋戒作沙门。
籍湿金兰穹地步,椒香玉斝盎春酣。
赤松须待功名遂,蒲润清泉墨菊潭。
江湖三十载,败笠破袈裟。
老面阿罗汉,全身小释迦。
定无牛犯稼,不见鸟衔花。
一笑西湖上,相逢且吃茶。
裹粮数千里,买勇万人场。
庚岭琴书去,桥门姓字香。
有司应眼具,喜气已眉黄。
践履宜天相,时文况所长。
一庵移向白云堆,桧柏参天少日栽。
颇怪发如金线样,想曾眼见铁桥来。
佛粘土壁煎茶供,客对蒲团取芋煨。
却笑老卢怀钵走,只因说出镜非台。
风流太守作春游,到处恩波浩荡流。
怀绶故乡需上日,移舟别浦趁中秋。
声歌洋溢行人口,书翰纵横健笔头。
识面虽新心颇熟,殷勤话别送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