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 杨圻的诗词
玉怨珠愁语万千,春香罗荐意绵绵。郎恩似海深于昔,妾貌如花瘦比前。
乱后怜卿身在客,别来奈我夜为年。天涯烧烛雕梁寂,燕子双栖窥独眠。
蜑户鲛人客思闲,安南东去水云间。回看日近长安远,不见中原更有山。
仲翔南去徙交州,海愈他年祇解愁。如此清秋好风月,几人醉倒海山楼。
昔为迁客久,秋至便心惊。月照洞庭水,夕来烟浪清。
三湘与七泽,鸿雁杂军声。国事皆因楚,从今再用兵。
仗剑趋行在,三年扈羽林。对扬惊数异,节铁拜恩深。
邈矣知人哲,苍然报主心。解衣推食事,殊礼到而今。
一卷新诗两鬓斑,喜闻季子及生还。迥肠曲似黄河水,流到天边又入关。
昭代崇儒术,修文洗甲兵。石渠开秘笈,白屋盛西京。
百学从根柢,千秋集大成。图书雄四库,宏道莫能名。
平生秀句满江湖,诗亦穷人信有无。莫笑后山穷已甚,我无知己似欧苏。
昔年风格首重回,雪满园林酒满杯。共拥翠裘坐寒月,自烧红烛照新梅。
已闻兵马及关止,尚有清诗渡海来。惆怅江南烟水客,悔将泉石换尘埃。
黄莺声在闲台榭,月暖蔷薇夜。捲帘风起落花飞,无奈催归双髻点镫时。
良宵一刻千金价,烧烛西楼下。销魂时节是单衣,便到春深人瘦绿阴肥。
山深滩急夜猿鸣,汉上风波不可行。此是从头第一夜,遥知开眼到天明。
江月多于水,江风酒气微。青天闻石出,赤壁有人归。
几处渔歌起,三更鸟鹊飞。水边津吏散,岸语觉灯稀。
谷口嘤嘤乌一群,春山松露坠纷纭。幽人晓起开门户,百道飞泉五色云。
红楼春尽相逢处,紫藤花下风低。那时筵上小徘徊,背人肠断,默默种相思。
欲问蓬山多少路,匆匆醉了还辞。閒愁痴恨几多时,没人理会,只有影儿知。
有意便相过,到门迎送稀。乱山新月出,疏雨暮蝉微。
宇宙从心定,年华逐事非。暂时宽礼数,跣足解絺衣。
元龙意气向谁论,江上楼船共一樽。酒欲醒时人不见,满天风雨入中原。
桃花烟浪里,兵马此登楼。落日山无尽,东风江自流。
逢春惊久客,多难惜清游。不敢题诗句,苏公在上头。
山高月小海冥冥,一鹤归来宇宙青。有客乘槎七千里,袖携风雨下南溟。
京邑故人至,共登云梦台。江湖白日暖,兵马故人来。
我意思公子,天心惜霸才。芳菲犹未歇,莫动仲宣哀。
太平皇帝驻金銮,今日孤臣带泪看。水殿帘开风月白,秋光未到已惊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