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1886.04.03—1935.10.08),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 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等任教授。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 黄侃的诗词
灯昏人伴影,倚风悴叶,携梦向天涯。夜长房静后,冷月移阴,悄悄度窗纱。
寒风凄紧,想从今吹到寒花。堪怅是秋来还去,秋去向谁家。
惊嗟。遥村鸡唱,近榻蛩鸣,助愁多难卸。珍簟角啼痕新旧,断断斜斜。
一宵一度思量惯,算祇应、愁做年华。
春深逞卧疾,抚化益心伤。旧县悲荆杞,微生逐稻粱。
翻飞嫌弱絮,晼晚惜残阳。欣戚俱难遣,空烦论达庄。
踏遍金陵寺寺苔,更寻灵谷小徘徊。深松半作龙飞去,斜日唯闻乌语哀。
废殿历年层甓在,异荂先候数丛开。苾刍头白伤祅乱,曾见梵林劫火来。
秋萤冷,苔阶寂。画扇轻罗无力。深树月痕微。掩青扉。
草际暗蛩凄断。夜静薄寒难散。寥落更伶俜。梦初醒。
一夜秋风万里寒。所思遥在碧云端。不堪飘泊又摧残。
帘密惟应星暗入,楼空一任月低看。生愁珠泪湿阑干。
杀节凋年惨惨过,惟将涕泪对关河。沧溟鳖抃移山疾,武库鱼飞弃甲多。
一国尽狂应及我,群儿相贵且由佗。贤愚此日同蒿里,祇恐无人作挽歌。
宛转柔情绝妙词。华年销尽鬓如丝。凄凉惟有自家知。
欲遣劳生须有托,一为秋士便宜悲。怜君萧瑟不同时。
祭酒原宜用老成,上书何得罪诸生。一般驭士如欧卒,崔鶠偏能诋蔡京。
秋尽王孙去未还。蘼芜不耐暮山寒。侬今欲采畏摧残。
经岁远书疑似里,一宵幽梦有无间。相思相怨总相关。
每向秋来忆故林,羁怀日暮更萧森。尘生广陌人烟惨,天接荒城草木阴。
杜老哀时空费泪,阮公属咏自伤心。穷途多少无衣客,愁绝空闺罢捣砧。
春晓深宫乍起时。景阳楼畔斗腰支。如今已是清秋节,独向西风敛翠眉。
幻出优昙顷刻花。断茎零叶委泥沙。多情枉是损年华。
已分缠绵成结习,好将憔悴作生涯。人间唯是我怜他。
小幌隐微灯,花瘦疑无影。不知人意深,但觉罗衣冷。
细细度春宵,往事从头省。幽梦苦难成,漏尽和愁醒。
木叶下空山。谁知人意阑珊。多愁偏是怯秋寒。西风又入帘间。
断雁不传书一字。争识新来情思。拼得两行清泪。为伊终日憔悴。
绕阁是秋山。独倚斜阳一面。又是西风催暝,问销凝谁见。
秋山遮处是天涯,远思知何限。漾作寒烟无数,向天涯不散。
落日沧江畔,含悽送尔行。舳胪维对岸,灯火上高城。
衰草知谁悯,弧蓬识自征。无穷离索感,且暮岂能平。
怅望隋堤日晚时。万株垂柳尚如丝。可怜秋色年年改,帝子无愁竟未知。
卜居江国暂安便,不负芳菲是此年。郭外山供排日访,花间月见四回圆。
风开苦楝留春在,雨洗荆桃接夏妍。何许令人小怊怅,夕阳明处听啼鹃。
悴叶惊秋不耐风。飞来闲砌伴吟蛩。萧条身世最相同。
尚有芙蓉能耐冷,幽情还向冷时浓。清波照影可怜红。
凤纸殷勤索报章。新来情绪那能详。寒云江月两回肠。
心苦厌看团扇字,昼长空费小炉香。高楼西畔又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