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释印肃的诗词
圣贤皆一道,十方常浩浩。
当体即如来,何须苦修造。
定慧圆明不滞空,黄幡直下起清风。
当时不得印宗老,卢能有过且无功。
心印何人敢授传,无师弟子佛众生。
几多妄想成怪觉,执境迷心拜衲僧。
非但我今独达了,万古宗心应不少。
皆从非相入无余,未离形名终莫晓。
平湖范蠡船,空恨万波前。不观天上月,徒捞水间天。
日月灯光迥不俱,何须伴侣学真如。
国师道在无相见,知音何处不文殊。
殿堂何所有,梦幻非坚久。
竹木从何来,个个人空手。
石人解采画,木女添灯油。
此事谁得知,真实泥牛吼。
人天幸指迷,初机但受持。
庵园无滴漏,天晓始方知。
演演,莫执文书案上殿。
教人戒定慧坚牢,知见解脱堂堂显。
有无俱不到,生灭岂相干。得者随机应,未达莫颟顸。
六代传衣天下闻,参禅学道□纷纷。
争似丹霞烧木佛,傍观赤烂堕幽昏。
出家无易事,了道亦非难。各自要努力,如人担上山。
累劫负偿命,此生莫等闲。遇时若不顺,展转落雠关。
佛与人方便,度人及登山。布身而填险,为众代艰难。
荷担如来者,莫道不当番。汝逆和尚顺,明朝报愈艰。
汝见有福者,拥从物如山。在处皆如是,因修得世间。
若争人我相,不如快下山。若酬自己债,岂用学烧丹。
相逢无别有,动不是风幡。前后都还却,独坐大雄山。
法法知无我,坐却圣凡个。德山拄杖亲,要打刘铁磨。
经行谁得见,假相天真现。
不得志公时,也是深秋扇。
一颗圆光色非色,记剑何劳舟上刻。
色即是空空不空,敢相凡夫当面隔。
师子吼,无畏说,巍巍不动威光摄。十方法界现全身,且无伴侣相交涉。
说时不取相,相说却成诳。
不诳不谤时,如如真金像。
迷指不见月,两处大誵讹。来叩普庵老,真心岂奈何。
除非君自肯,阳春白雪歌。毛端如来识,言说用闲多。
情忘并想尽,不断这摩诃。
金佛曾忍辱,乐处岩庵宿。忽睹歌利王,将直拗作曲。
佛得菩提法,然灯默不答。
无法可得耶,妙理还周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