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杀气先归江上林,貔貅百万想同心。明朝灭尽天骄子,南北东西尽好音。

杉木长涧四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赙恤岂不勤,丧养何能供。

我非肉食徒,自闭一亩宫。箪瓢正可乐,禹稷安能同。

朅来一经行,歔欷涕无从。所惭越尊俎,岂惮劳吾躬。

攀跻倦冢顶,永啸回凄风。眷焉抚四海,失志嗟何穷。

南塘

〔宋代〕 朱熹

南塘旧是尚书宅,今作僧居水石清。半夜月明禅定后,松风犹带管弦声。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凝冰亦焦火,渊沦复天飞。

至人乘元化,动静体无违。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晖。

神光烛九垓,玄思彻万微。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

桐庐舟中见山寺

〔宋代〕 朱熹

一山云水拥禅居,万里江楼绕屋除。行色匆匆吾正尔,春风处处子何如。

江湖此去随沤鸟,粥饭何时共木鱼。孤塔向人如有意,他年来借一蘧蒢。

崇真观

〔宋代〕 朱熹

磴道千寻风满林,洞门无锁下秋荫。紫台凤去天关远,丹井龙归地轴深。

野老寻真浑有意,道人谢客亦何心。一樽底处酬佳节,俯仰山林慨古今。

宿山寺闻蝉作

〔宋代〕 朱熹

林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曛。

训蒙绝句 九思

〔宋代〕 朱熹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但得用心纯熟后,自然发处有思随。

游烂柯山

〔宋代〕 朱熹

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

空叫禾樵客,烂柯不知归。

题野人家

〔宋代〕 朱熹

茅檐竹落野人家,只么悠悠阅岁华。田父把犁寒雨足,牧儿吹笛晚风斜。

残腊

〔宋代〕 朱熹

残腊生春序,愁霖逼岁昏。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

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

涉涧水作

〔宋代〕 朱熹

幽谷溅溅小水通,细穿危石认行踪。回头自爱情岚好,却立滩头数乱峰。

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宋代〕 朱熹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

友人黄子衡欲之上庠以诗留行

〔宋代〕 朱熹

若士有奇操,久厌山林卑。奋衣千里道,已与亲友辞。

子行何悠悠,世路方如兹。归来亦何日,车马光陆离。

幽兰生前林,擢置白玉墀。不以芳意远,结根终不移。

愿子崇明德,潜跃贵因时。悲风静夜听,乔木岁寒姿。

何以回轩驾,千载相与期。

后洞雪压竹枝横道

〔宋代〕 朱熹

石滩联骑雪垂垂,已把南山入小诗。后洞今朝逢折竹,却思联骑石滩时。

训蒙绝句 太极图

〔宋代〕 朱熹

性蔽其源学失真,异端投隙害弥深。推原气禀由无极,只此一图传圣心。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四 晦庵

〔宋代〕 朱熹

忆昔屏山翁,示我一言教。自信久未能,岩栖冀微效。

咏红白莲

〔宋代〕 朱熹

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

训蒙绝句 人心道心三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自从载籍流传后,此是论心第一条。剖析精明为训切,如何心学尚寥寥。

短句奉迎 其二

〔宋代〕 朱熹

军府资长算,家山辍胜游。故人千里别,归骑两年秋。

吊古宁忘恨,开尊且破愁。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