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登阁

〔宋代〕 朱熹

横空敞新阁,高处绝炎氛。野迥长风入,天秋凉气分。

凭栏生逸想,投迹远人群。终忆茅檐外,空山多白云。

和人都试之韵

〔宋代〕 朱熹

储胥闻道落初成,共喜儿郎意气生。初恨雨声迷叠鼓,忽惊晴色动高旌。

盘牟入咏诗情壮,破的传觞酒今明。纵使腐儒东向坐,不妨堂上有奇兵。

冬日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萧索时序晚,已复度高秋。回涧白波起,通川绛树稠。

晨风散清霜,嘉稻卷平畴。独怀志士感,岁事幸将休。

墨梅

〔宋代〕 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装。

训蒙绝句 戒谨

〔宋代〕 朱熹

防欲当施禦寇功,及于未至立崇墉。常求四者无他法,依旧同归主敬中。

杉木长涧四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朝发长涧头,夕宿长涧尾。伤哉长涧人,祸变乃如此。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四 吟哦室

〔宋代〕 朱熹

蒲团竹几睡瞢腾,客问君今几折肱。身世两忘无可答,起寻诗句绕阶行。

熹伏蒙休斋先生惠诗见留谨次高韵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忽惊萧飒鬓毛秋,起向泉山觅旧游。盘谷门前泪沾臆,云台溪上雪蒙头。

归欤吾党又千里,老矣心期但一丘。珍重休斋书满屋,可无三宿为君留。

与刘德明祝济之胡子宽晚步偶成

〔宋代〕 朱熹

雨罢寒逾劲,霜威正凛然。不知荒径湿,行到野桥边。

旷望情何极,徘徊意莫传。清波涵众影,日落暗晴川。

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和此两篇 其二

〔宋代〕 朱熹

知向潮边弄碧漪,栏干三抚漾晴辉。流传妙语惊离阔,想像清游欲奋飞。

公去不应停驿骑,我来直欲挂朝衣。南州高士何由见,且看新荷出水稀。

和张彦辅雪后栖贤之作

〔宋代〕 朱熹

夜来春雪遍林丘,却喜风威晓便收。好上篮舆闲纵目,莫将衲被苦蒙头。

微官正愧逍遥社,胜日犹堪汗漫游。欲出林关恋瑶草,不妨尊酒更淹留。

次祝泽之表兄韵

〔宋代〕 朱熹

裸裎相向但悠悠,信道乾坤日夜浮。此去安心知有法,向来示病不难瘳。

优游静室闲窗底,放浪东阡南陌头。万事何由到怀抱,夕阳芳草自春秋。

次秀野杂诗韵 栗熟

〔宋代〕 朱熹

树杂椅桐继国风,莫教林下长蒿蓬。共期秋实充肠饱,不羡春华转眼空。

病起数升传药录,晨兴三咽学仙翁。樱桃浪得银丝荐,一笑才堪发面红。

训蒙绝句 参前倚衡

〔宋代〕 朱熹

理随心见不曾离,苟有斯心便在兹。果似有形君信否,用心熟后自能知。

克己

〔宋代〕 朱熹

宝鉴当年照胆寒,向来埋没太无端。祇今垢尽明全见,还得当年宝鉴看。

送祝泽之表兄还乡

〔宋代〕 朱熹

首夏何来此,清秋却复归。应缘心未快,岂是世相违。

落日空书馆,凉风净客衣。功名须努力,别泪莫频挥。

自东湖至列岫得二小诗 其二

〔宋代〕 朱熹

昨日来时万里阴,长江雪后玉千岑。苍茫不尽登临意,重对晴天豁晚襟。

秋夕

〔宋代〕 朱熹

秋风桂花发,夕露寒螀吟。岁月坐悠远,江湖亦阻深。

纷思宁复整,离忧信难任。终遣谁为侣,独此澹冲襟。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其八 药圃

〔宋代〕 朱熹

种药春畦有近功,不辞耘耔谩劳躬。渐看杞菊充庖下,即见芝英入笼中。

病去自知非往日,身轻何必御泠风。出门会有儿童笑,不是当年植杖翁。

训蒙绝句 化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春冰融尽绝澌微,彻底冰壶烛万几。静对春风感形化,圣心体段盖如斯。

首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