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陈与义陈与义的诗词
陈与义

陈与义

[ 宋代 ]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的诗词 ► 陈与义的名句

书怀示友十首

〔宋代〕 陈与义

我梦钟鼎食,或作山林游。

当其适意时,略与人间侔。

觉来迹便扫,我已不悲忧。

人间安可比,梦中无悔尤。

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宋代〕 陈与义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宋代〕 陈与义

客子今年驼褐宽,邓州三月始春寒。

帘钩挂尽蒲团稳,十丈虚庭借雨看。

送客出城西

〔宋代〕 陈与义

邓州谁亦解丹青,画我羸骖晚出城。

残年政尔供愁了,末路那堪送客行。

寒日满川分众色,暮林无叶寄秋声。

垂鞭归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计未成。

书怀示友十首

〔宋代〕 陈与义

仲舒老一经,策世非所长。

瓦鼎荐蔬食,但取充饥肠。

伟哉贾生书,开阖有耿光。

既珍亦可饱,举俗不见尝。

次韵景纯道中寄大成

〔宋代〕 陈与义

闻道歌行伏李绅,古来贤守是诗人。

久钦乐广怀披雾,一见周瑜胜钦醇。

海内期公黄合老,尊前容我白纶巾。

佳篇咀嚼真堪饱,此日何忧甑有尘。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士固难推挽,君其自宠珍。

诗成建安子,名到斗南人。

晚岁还为客,微官只为身。

向来书尽熟,去不愧张巡。

得张正字诗

〔宋代〕 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题崇兰图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奕奕天风吹角巾,松声水色一时新。

册林从此不牢落,照影溪头共六人。

书怀示友十首

〔宋代〕 陈与义

扬雄平生学,肝肾困雕鑴。

晚於玄有得,始悔赋甘泉。

使雄早大悟,亦何事於玄。

赖有一言善,酒箴真可传。

宣风楼

〔宋代〕 陈与义

楼迥云随画栱飞,卷帘又映雪晴时。

千林冻解阴狸扫,放出青山分外奇。

述怀呈十七家叔

〔宋代〕 陈与义

儿时学道逃悲欢,只今未免忧饥寒。

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

竹林步兵亦忍辱,长安闭门出无仆。

门前故人拥庐儿,政坐向来甘碌碌。

公不见古人有待良不多,利名溺人甚风波。

垂露成帏仲长统,明月为烛张志和。

尘中别多会日少,世事欲谈何可了。

胸中万卷已无用,劝公留眼送飞鸟。

两翁观光今几时,赋归有约时已稽。

未暇藏身北山北,且须觅地西枝西。

愿从我翁归洗耳,不用妓女汙山水。

肩舆亦莫要仆夫,自有门生与儿子。

送大光赴石城

〔宋代〕 陈与义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宋代〕 陈与义

一樽相属莫辞空,报答今朝吹面风。

自唱新诗与明月,碧桃开尽曲声中。

再赋

〔宋代〕 陈与义

欲识道人门径深,水仙多处试来寻。

青裳素面天应惜,乞与西园十日阴。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宋代〕 陈与义

祝融回禄意佳哉,挽我梅花树下来。

一夜东风不知惜,月明满树十分开。

除夜次大光韵大光是夕婚

〔宋代〕 陈与义

一杯节酒莫留残,坐看新年上鬓端。

只恐梅花明日老,夜瓶相对不知寒。

和王东卿绝句四首

〔宋代〕 陈与义

只今当代功名手,不数平生粥饭僧。

独立江风吹短发,暮云千里倚崚嶒。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墙头花定觉风阑,墙外池深酒亦寒。

马健莫愁归路远,诗成未落俗人看。

钓鱼不用寻温水,濯发真如到洧盘。

一笑得君天所借,尊前无地着忧端。

冬至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首页  8 9 10 11 12 13 1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