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司马光司马光的诗词
司马光

司马光

[ 宋代 ]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司马光的诗词 ► 司马光的名句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宋代〕 司马光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宋代〕 司马光

已烦谷水远相送,更得嵩峰遥见迎。

水碧峰青看未足,却愁前到洛阳城。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宋代〕 司马光

何处初寒好,初寒游弈园。林间叶未尽,篱底菊犹存。

结竹为庵小,开炉构火温。谁言处城市,岑寂似丘樊。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宋代〕 司马光

何处安寒好,初寒游奕园。

林间叶未尽,篱底菊犹存。

结竹为庵小,开炉冓火温。

谁言处城市,岭寂似丘樊。

咏寒士

〔宋代〕 司马光

洋洋泌水侧,蓬室坐萧条。

衣薄难胜夜,厨间空过朝。

笑谈东郭履,歌诵买臣樵。

但问才何似,无疑卿相遥。

将军行

〔宋代〕 司马光

示光满面唇激朱,虬须虎颡三十余。

腰垂金印结紫绶,诸将不敢过庭除。

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钟鼓观麾旟。

肥牛百头酒万石,烂漫一日供欢娱。

自言不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孙吴。

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晨发故关寄逢吉

〔宋代〕 司马光

画戟衣中趋绛帐,驿亭门外拂征鞍。

已嗟漂泊三年别,更负从容十日欢。

煖席未穷谈笑乐,陟冈相望滞留难。

杨鞭策马几多意,原上秋风作晓寒。

景福东厢诗·赐酒

〔宋代〕 司马光

和气盈金榼,恩光湛玉觞。

应知北山羽,犹怯上林霜。

醇味回秋色,清都近醉乡。

山茅沾雨露,誓极寸心长。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宋代〕 司马光

一榻仅容膝,身心俱寂然。

直缘和乐内,亦不为安禅。

棐几陈编掩,竹窗残局捐。

尚余喧噪在,野鸟与林蝉。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宋代〕 司马光

咫尺东园乐,无知簿领何。

春风连夜恶,闻道落花多。

送伯淳监汝州酒

〔宋代〕 司马光

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

出处两得意,是非皆自知。

送李侍郎

〔宋代〕 司马光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宋代〕 司马光

陇上家声勇气殊,边亭卧鼓欲安居。

非同王翦私求宅,更似甘宁晚好书。

剑倚寒窗风淅沥,门无杂客柳萧疏。

蒲州风土平生爱,为问旁邻地有余。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宋代〕 司马光

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

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

使君如独乐,众庶必深颦。

何以知家给,笙歌满水滨。

寄题张著作颂堂

〔宋代〕 司马光

玉壘老先生,逍遥乐太平。

门阑百客盛,冠盖一乡荣。

国族如邀近,堂皇指顾我。

江山对平远,图史散纵横。

止水中心适,管毫外物轻。

鲤庭新露冕,闾巷不须惊。

今古路行

〔宋代〕 司马光

出门道路多,纵横不我测。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咨问青松侧。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客仍指要路,而言行有益。

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

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

彼客虽我去,独自踟蹰立。

为见今古路,无乃须差忒。

今路足轮蹄,古路饶荆棘。

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

拟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

又拟不出门,奈有饥寒逼。

哀哀于此情,悠悠苍天色。

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

古陌虽难远,且保无劂失。

勉哉自勉哉,前古难知识。

不复见杨朱,万古凝悉魄。

呈乐道

〔宋代〕 司马光

欢游俯仰皆陈迹,薄宦须臾即色空。

试忆昔年双桂会,只如前日梦魂中。

送兴宗之彤阳

〔宋代〕 司马光

赤日裂后土,万家如烘炉。

君行何事役,似为贫所驱。

埃尘稍去眼,云景日萧疏。

扁舟乘长风,倏忽变三吴。

六年羁旅倦,一旦谁扫除。

慎勿忘回首,浩荡江山娱。

虎牢关

〔宋代〕 司马光

天险限西东,难知造化功。

路邀三晋会,势压两河雄。

余雪沾枯草,惊飚卷断蓬。

徒观争战处,今古索然空。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钧玉吴台旧,诛茅梁苑新。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栖尘。

首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