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李贽的诗词 ► 李贽的名句
晋鄙合符果自疑,挥锤运臂有屠儿。情知不是信陵客,刎颈迎风一送之。
凭高一洒衣,望远此何时。正是中元节,兼听游女悲。
杯干旋可酌,曲罢更题诗。愿将北流水,弹与钟子期。
冀缺与梁鸿,何人可比踪。丈夫志四海,恨汝不能从。
泗州说有大圣,金陵亦有元城。何似维明与公,并称二李先生。
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
皎皎中秋月,无声谁论价。有色兼有声,松梅明月下。
闭关正尔为参禅,一任主人到客边。无奈尘心犹不了,依然出户拜新年。
千金一剑未曾磨,陡上关来感慨多。关下人称真意气,关头人说白头何。
逢人勿问我何方,信宿并州即我乡。明日桑间横渡去,两程又见梅衡湘。
二八谁家女,曲弹塞上声。且莫弹此曲,无家人难听。
呼朋万里外,拍手层霄间。塞晚浮烟重,天空岁月闲。
断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声歌在,更残且未还。
君心未易知,吾言何恻恻。太言北海若,小言西河伯。
缓言微风入,疾言养叔射。粗言杂俚语,无不可思绎。
和光混俗者,见之但争席。浩气满乾坤,收敛无遗迹。
时来一鼓琴,与君共晨夕。已矣莫我知,虽生亦何益。
东阁观梅去,清尊怨未开。徘徊天际暮,独与老僧来。
近水观鱼戏,春山独鸟啼。贫交犹不有,何况糟糠妻。
一回飞锡下江南,咫尺无由接笑谈。却羡婆须蜜氏女,发心犹愿见瞿昙。
谩道男儿四海身,百钱卖卜不愁贫。即今欲上黄梅路,谁把十金抛与人。
南来北去何时了,为利为名无了时。为利为名满世间,南来北去正相宜。
朔风三月衣裳单,塞上行人忍涷难。好笑山中观静者,无端绝寒受风寒。
谓余为利不知余,谓渠为名岂识渠。非名非利一事无,奔走道路胡为乎。
试问长者真良图,我愿与世名利徒,同歌帝力乐康衢。
不为恩情牵,含凄为汝贤。反目未曾有,齐眉四十年。
孤鸿向北征,夜半犹哀鸣。哀鸣何所为,欲我如鸿冥。
四顾堪愁绝,连天一月雪。恐扺张家湾,难对贫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