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张舜民张舜民的诗词
张舜民

张舜民

[ 宋代 ]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张舜民的诗词 ► 张舜民的名句

王氏松斋诗

〔宋代〕 张舜民

人传半隐在龙门,天启松斋遇远孙。

水石蔽亏包废寺,版图磨灭指邻村。

如将绿野还裴度,不见潜溪付李藩。

壁土未乾三易主,洛阳城里有名园。

长干寺同刘宫苑浴

〔宋代〕 张舜民

未知何处是吾庐,南北悠悠意所如。

不爱渭川千亩竹,与君江上卜新居。

郴州送许叔献员外赴道州

〔宋代〕 张舜民

岭下为迁客,人中得老成。

传经汉丞相,授讲鲁诸生。

五斗青衫色,三湘白发茎。

话言犹未尽,要作道州行。

西宫致斋贻裴著作

〔宋代〕 张舜民

西出都门外,尘埃扑马鞍。

人家事寒食,星雨仰祠官。

日永莺千啭,庭閒竹数竿。

惟怜隔斋禁,不得共清懽懽。

城上乌

〔宋代〕 张舜民

城上乌,山头月,

几点残星灭不灭,营中角声鸣咽咽。

战马嘶,征人发,

堂上双亲垂白发,闺中少妇年二八。

爷牵衣,儿抱膝,

东邻西邻哭声一,道上行客肠断绝。

绣鹤竹

〔宋代〕 张舜民

好客精神来万里,此君风格耸双枝。

丹青绝笔真难得,不似佳人粉锦时。

矴斋独坐怀兄弟

〔宋代〕 张舜民

并桥冰乍泮,隔岸柳初黄。

河上春犹浅,天涯日渐长。

平时好行乐,往事入思量。

最恨三年别,应添两鬓霜。

登楼

〔宋代〕 张舜民

繁华盖尽一时间,烟雨濛濛气象閒。

今日登临何所似,慈恩塔上望南山。

孙贲知衢州去疑冢以其所得双石作堂乞诗

〔宋代〕 张舜民

芝兰虽好忌当门,何况庭前恶土墩。

畚锸才兴双剑出,狐狸尽去老松蹲。

百年守冢真堪笑,一日开轩亦可尊。

安得掷从天外去,成都石笋至今存。

秋暮书怀

〔宋代〕 张舜民

忆昔曾游处,俄经二十年。

重来人不识,独想事依然。

北海知刘备,荆州小仲宣。

如何骑骏马,徼倖学开边。

题赵大年小景

〔宋代〕 张舜民

生长深宫不识山,骚人一见便开颜。

分明记得经行处,青草湖边第几湾。

别房州

〔宋代〕 张舜民

有客尝谈解散川,偶因晴景到山前。

溪流似景清无底,石壁如门翠插天。

夜气结成三洞雨,春渠饮尽一州田。

临行始觉房陵好,更欲迟留住一年。

杜城茅斋二首

〔宋代〕 张舜民

已分长招湘水魂,安知却返杜陵村。

陆居无屋舟无水,坐看南山飞白云。

真珠花

〔宋代〕 张舜民

千玑万绯照庭除,细雨斜风拂座隅。

莫道长安贫似磬,缘阶绕砌尽真珠。

中宫致斋

〔宋代〕 张舜民

重重绛阙隐琳房,落絮飞花日正长。

著作未谙青锁闼,祠官还伴紫微郎。

林藏鹎鳺随莺啭,风引酴醾助酒香。

十载京城倦游客,不知身世在何乡。

东行别矴斋

〔宋代〕 张舜民

宴坐岂不好,有谁强尔行。

山川不改色,儿女各为情。

岸隔霜林意,斋空夜水声。

虚传少陵叟,一室过平生。

送郑平叔司勋之陕二首 其一

〔宋代〕 张舜民

忆昔垂髫里闬间,披云常睹一峰巑。青衫白发经忧患,珥笔含香最岁寒。

梦寐依稀留北省,家山迤逦近长安。下车已接樱桃会,走马西归趁一盘。

登大岯

〔宋代〕 张舜民

东郡韩延寿,黎阳李魏公。

一时推岂弟,累代想英雄。

草木芳菲外,山河感慨中。

但逢川上客,不见狎鸥翁。

东武二首

〔宋代〕 张舜民

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

各竭当时力,未免后儒言。

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

更欲加勉策,折髀与摧辕。

杜鹃

〔宋代〕 张舜民

飞伏终难见,空抟似老乌。

一身随变化,故国任丘墟。

簇簇花如血。声声怨不枯。

春山情更好,何必夜相呼。

首页  9 10 11 1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