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文同文同的诗词
文同

文同

[ 宋代 ]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文同的诗词 ► 文同的名句

郡斋水阁闲书·相如

〔宋代〕 文同

相如何必称病,靖节奚须去官。

就下其谁不许,如愚是处皆安。

石左藏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 文同

昔年陪宴上岷台,一听新歌一举杯。此会如今嗟已矣,拟将何调寄馀哀。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宋代〕 文同

政殿咨丞弼,经筵引俊髦。

未尝耽逸乐,终是过焦劳。

归路三山远,遗台万古高。

小臣无分去,定拥堕髯号。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八

〔宋代〕 文同

被衮才凭几,跻阶忽受同。哀文铺帝业,谥册讲仁功。

竭蹶趋群后,号咷动两宫。铭旌来巩洛,万里卷悲风。

送尧夫二章

〔宋代〕 文同

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

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

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

西南余弊在,归为对明光。

明教院

〔宋代〕 文同

野径攲危入谷斜,曲岗回岭共交加。经年不到为隔水,此日独游因看花。

两岸烟云闲景物,一轩泉石静生涯。自怜冠佩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

郡斋水阁闲书

〔宋代〕 文同

彭泽先生未去,武陵太守常贫。上官幸且容己,下鬼休来笑人。

张中允先生挽诗三首 其二

〔宋代〕 文同

乡校咨模范,闺门慕典刑。爱看高士传,欲注净名经。

素节标家牒,芬情勒冢铭。近谁瞻碧落,应见少微星。

无为山寺

〔宋代〕 文同

一縆危磴绕峥嵘,上彻幽深入化城。烟外川原谁绣画,云中楼阁自阴晴。

老僧高论都无著,古佛真身宛若生。闻道军持新咒水,愿倾涓滴洒尘缨。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宋代〕 文同

幡翣离三殿,箫笳接两都。

尧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

岂并游韶石,应同去鼎湖。

愁闻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水葓

〔宋代〕 文同

红芳宵露清,翠节晓霜犯。

雨后晒残日,秋容满庭楹。

子骏运使八咏堂·桐轩

〔宋代〕 文同

晴影满空壁,晨曦上清轩。

庭下双高桐,枝叶蔚以繁。

种者意自远,岂并群木论。

谓可絙朱丝,中有雅韵存。

成之在谁手,但为培霜根。

须知治世音,尽付于此孙。

郡斋水阁闲书·湖桥

〔宋代〕 文同

湖桥北颊花坞,水阁西头竹村。

霏霏薄雾红暖,漠漠轻烟翠昏。

李道士惠琴轩集

〔宋代〕 文同

驱役精魂入大幽,满编奇绝尽冥搜。

不教天地略容隐,应与鬼神同访求。

海藏光芒开宝玉,羽林锋刃立戈矛。

萧台自好携归去,莫向人间苦暗投。

夜学

〔宋代〕 文同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守居园池杂题·寒芦港

〔宋代〕 文同

落月照冰湖,晓气何太爽。

两岸雪烟昏,凫鸥出深港。

郡斋水阁闲书

〔宋代〕 文同

亭馆翛翛度日,园林寂寂经春。且遮新笋誇客,莫扫残花闷人。

子骏运使八咏堂·会景亭

〔宋代〕 文同

谁兹敞高亭,磴道绕千蹋。

江山接平远,百里俱会合。

人间最佳景,窗户供远纳。

烟云互蔽亏,虫鸟相应答。

吟笺摘奇胜,画笔写纷杂。

安得日从公,短屐手自蜡。

五里三滩

〔宋代〕 文同

群石壅水成哀湍,五里之地凡三滩。

船如走丸势不住,力适万弩云涛盘。

门窗掩塞怕飞浪,已倒床座翻杯槃。

长年三老色自落,捩眼不敢窥波澜。

捎涡撇漩出九死,众命幸免鱼鳖餐。

须臾出缆系高岸,竞以好语相尉安。

是时左右有观者,应亦为我心曾寒。

送吕希彦司门通判河阳

〔宋代〕 文同

行父须生公相家,修洁不类在纨绮。

岂惟浩荡爱古学,实亦纵横晓时事。

孟州之民尔何幸,一旦得此贤半刺。

定知未几政清简,日日案头诗满纸。

河阳花开酒休{左言右尼},太行云飞楼好倚。

若因行县至盘谷,为访其间隐君子。

首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