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的诗词 ► 刘鹗的名句
江汉朝宗第一门,擎天老树碧璘珣。乾坤设此宁无意?鬼物因之遂有神。
一曲湖山知几劫?千年风致属何人?渊明老矣遗祠在,他日归来愿卜邻。
孟氏有三乐,其一无愧心。俯仰苟无愧,至乐不可任。
万化不得羁,超然众芳林。神仙甚非远,何必海上寻?
北走南奔今日苦,东涂西抺少年曾。何妨过此共明月,勿谓乱来无好灯。
天上鳌山空入梦,城中竹叶谩为棚。九城风景虽寥落,颇觉承平气象增。
自怜老去情怀别,笑拾花钿不复曾。良夜好天千载意,光风霁月四时灯。
暂辞江表烟尘海,偶上人间傀儡棚。一片忠君心似血,鬓边白发迩来增。
五鬼相缠何日了,一官如水曷胜穷。谩凭商贾供薪米,乱石滩头一夕空。
解衣衣我食食我,况兼别眼意尤亲。赤心效报翻成咎,自笑书生太认真。
曾因犯律杀爱卒,每为养士挥千金。关南豪杰有如此,太息谁人知苦心?
生民困苦亦已极,官府徵呼又逼人。上下但知求富利,不知总为贼驱民。
贼兵如入无人境,村落多为失主民。束手待看台领破,班超介子果何人?
少年壮气拂云霓,马上鹰扬老未衰。荡涤奸凶仍好武,遨游江海更能诗。
池荒固自多春草,世乱偏惊见瑞芝。何况屯田有长策,曲江真足驻雄师。
可怜日蹙国百里,昨日又破陂头村。哑子食荼徒自苦,少陵欲哭又还吞。
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
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
饮罢骑驴出凤城,拜郊台下赏新晴。一春苦雪花多死,十日南风草尽生。
高冢累累牵远恨,流觞落落负幽情。归来却忆家山好,红绿参差坐听莺。
京城海子上,有僧持双铃。诵经二十载,寒暑白发生。
辛勤积涓埃,佛阁开明荧。吾心若更苦,天地何冥冥。
责人以礼翻成怨,待只依稀恐失几。几到两难无处制,是非莫较不如归。
雨馀新水钓鱼船,残日西风树树蝉。间忆平生如昨日,不知急景已中年。
姓名未辱当时识,德业犹堪异代传。拔剑悲歌频起舞,茫然欲绝伯牙弦。
常怜世间人,晚岁生恐怖。问之此何因?牵以物欲故。
孰知不得将?此理当自悟。云散月满怀,清风湛归路。
秋来河水清,春来河水浑。水性有二致,维时有凉暄。
与时相推移,物态谁具论?夷险不易节,永言此心存。
岭海屡惊来诏使,蛮方孰不仰皇都?自怜老去难为别,但有人来莫惜书。
乘兴何妨吟萼棣,思归应不为莼鲈。台端历历陈时弊,十道疲民未得苏。
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
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