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董嗣杲董嗣杲的诗词
董嗣杲

董嗣杲

[ 宋代 ]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 董嗣杲的诗词

芙蓉花

〔宋代〕 董嗣杲

如馆如城几艳丛,拒霜不觉老西风。

曼卿人见骑驴去,丁度仙游按辔空。

惆怅二公皆死谶,浅深十里尚秋红。

且图席地看花醉,肯羡豪家绣褥工。

黄池与朱一夔偕一老商款曲连日

〔宋代〕 董嗣杲

共客黄池镇,各从上江来。

恓惶见谈态,僦屋傍古槐。

商人接殷勤,期我不世才。

晓风吹寒江,雪意又有媒。

隔水界宣城,山路多早梅。

旅琐逢此清,问渡休徘徊。

梅梢月色佳,僧房罗酒罍。

商人亦何心,两日相追陪。

赠莲花洞僧二首

〔宋代〕 董嗣杲

山枯叶落晴纷纷,莲花洞前流水分。

流水自送夕阳去,洞上白猿啼白云。

水仙庙

〔宋代〕 董嗣杲

云翘雨佩有遗仙,香火宁随世代迁。

庙始大同年纪著,额颁乾化敕碑镌。

凤閒露辇荒瑶草,龙湿秋衣翦玉莲。

隄上创新谁述记,却无门外一泓泉。

赠萧炼师公弼

〔宋代〕 董嗣杲

吾家阿京爱公弼,吾家泽兄敬公弼。

半生梦与公弼游,岂意相逢在今日。

春风和气见眉宇,玉壶冰鉴藏胸臆。

人间万事君自知,未必君材人尽识。

苏门水木无纖埃,闻君家近公和台。

仙家近日多官府,黄帽青鞋归去来。

庐山中即事二首

〔宋代〕 董嗣杲

树密攒烟霭,泉甘护土田。

妆严仙佛遍,呵护鬼神专。

莲社招无地,桃源别有天。

万峰空削玉,纷绝构三椽。

乍归信笔写兴二首 其一

〔宋代〕 董嗣杲

閒抛南峰云,狂汎西江苇。眠食思故栖,吹灯任山鬼。

晓出西门问程庐山因怀云翁

〔宋代〕 董嗣杲

谯楼罢传角,将启东方明。我欲披野衣,西出湓江城。

整屐休迟回,径作匡庐行。是时凉云阁,茅屋鸡互鸣。

萧萧篱落破,已递机杼声。沿回且多趣,仰睇山峥嵘。

湛露著草木,秋色何光荣。云树漏初曦,小立伤前程。

岩翁乐高褰,因知跋涉情。盘兹翠阁深,自照泉影清。

听猿步荒寂,乳窦百怪呈。屏障互隐见,松竹相回萦。

兼怀知己多,此际莫合并。萝阴匝道周,野卉难辨名。

聊从兰若留,危阑压飞甍。丘垄入怅望,牛羊践榛荆。

人生如浮沤,失壮良可惊。及时不济胜,老去怀不平。

瞭然看山眼,山意争邀迎。穷崖由此探,大笑长江横。

乍归信笔写兴二首

〔宋代〕 董嗣杲

閒抛南峰云,狂泛西江苇。

眠食思故栖,吹灯任山鬼。

溪村晚步即事二首 其一

〔宋代〕 董嗣杲

溪岚攒翳入窗空,最恼悲秋病疟翁。三日不行亭北路,谁将丹缬染乔枫。

寄庐山道士二首

〔宋代〕 董嗣杲

常常有约寻幽趣,汩汩无从避俗喧。

欲断世间千万事,须穷纸上五千言。

谢村

〔宋代〕 董嗣杲

暮役朝行此可停,临平山色入船青。

烟窰惨淡多逃户,泥井虚圆有废亭。

贫衲施茶营屋小,老渔曝网绕篱腥。

客怀久困飘萧里,风撼枯桐不可听。

太平兴国宫

〔宋代〕 董嗣杲

旌幢龙虎卫,台殿鼓钟浮。

水乱浑疑雨,山深只见秋。

九天严采访元老主焚修。得禄安萧散,

前身几世修。

中伏

〔宋代〕 董嗣杲

五世单丁家,在家亦如客。

悲欢恼客抱,每恨江海窄。

今日初伏过,浴出易絺綌。

树头来禽熟,隔水不可摘。

明年西湖去,凉云簪藉白。

此时且健饭,宁耐朱炎赫。

淮童少解事,醉拾西瓜擘。

强笑领其真,寓吟自成癖。

冷翠谷看瀑二首 其二

〔宋代〕 董嗣杲

清啸谷音答,閒眠松荫便。山林微暑退,钟鼓远风传。

足茧忧羸仆,身轻羡散仙。乍暄思午盥,喜际石根泉。

过林口市

〔宋代〕 董嗣杲

浮泥踏着软,危坡倩谁累。

家家翠岚压,此是林口市。

山中何清孤,聚落颇填委。

快果甘如饴,浊醪淡如水。

只是石眼泉,聊慰行子齿。

此景自献酬,此市亦清美。

纷纭趁墟者,未晓听钟起。

盛传有畸翁,韬晦翠樾里。

姓名素不闻,十载安所止。

多言风月夜,吟啸传远迩。

送刘统辖自黄冈归光州

〔宋代〕 董嗣杲

偃武身还老,还家计未非。

贫依山寨住,喜访竹楼归。

度陇书鸿少,翻场战马肥。

月明羞北望,谁撷故园薇。

重游清虚庵

〔宋代〕 董嗣杲

夏初曾历此,信宿强舍去。

及其还城中,旅琐若羁驭。

凉秋复过时,又坐题诗处。

黄冠苦相佞,往往多过誉。

且谓笔力遒,真得鬼神助。

但将虚名污不具实眼觑。顾予欲栖止,

未有抛茅据。难忘整屐游,

赢得寘浮虑。地旷寘仙源,

野步岂宜遽。且须穷嵌岩,

何在事啖茹。只酌神泉清,

垢净不待滤。拨云峰下石,

晚霁且箕踞。

舟归富池纪怀

〔宋代〕 董嗣杲

风月幽情藉绿樽,奔驰水陆最无根。

官舟独载年穷雪,社鼓相迎晚泊村。

到岸茶商期又失,怀家莼客眼添昏。

烟芜不断休回首,心迹从谁逐节论。

六一泉

〔宋代〕 董嗣杲

一别孤山十八年,重来忍见讲堂泉。当时同出师门下,今日多伤井屋前。

取重欧公名有自,肯教勤老迹空传。此铭此意流千古,凿石为庵不可眠。

首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