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凌云翰凌云翰的诗词
凌云翰

凌云翰

[ 元代 ]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凌云翰的诗词

九日前二日陈子善送酒并诗一绝因用其韵以谢 其一

〔元代〕 凌云翰

秋丛绕舍樽无绿,九日风光不称贫。谁信柴桑千载后,东篱重见白衣人。

拟赋桃灯杖 其二

〔元代〕 凌云翰

陶铸功名谢切磋,频挑试问夜如何。从前扶策心长在,到底推移力更多。

次第烧残三寸草,分明垂下一枝荷。短檠他日宁同弃,好效昌黎重作歌。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四十七

〔元代〕 凌云翰

琴川官舍漫多鱼,却忆松江巨口鲈。偶见秋风动归兴,不知还是季鹰无。

枯木竹石

〔元代〕 凌云翰

脩篁美如君子,古木秀似衰翁。赖有米家石丈,挥毫正待南宫。

题谟范堂集云轩

〔元代〕 凌云翰

慈云每集招提上,此地开轩号集云。山气有时还笼嵷,天花无处不缤纷。

随风偶作孤飞态,映日都成五色文。知是神龙听法罢,打窗凉雨定中闻。

赠周思温

〔元代〕 凌云翰

过却重阳菊未黄,对花聊复举离觞。雄姿未必非公瑾,妙算惟应是子房。

一片白云亲舍远,五更残月客窗凉。功名自谓男儿事,富贵应期在帝乡。

刘耀卿画

〔元代〕 凌云翰

老桂吹香袭绛袍,并将秋兴写秋毫。何人记得南楼夜,月过松梢一丈高。

为杨子东题竹石扇面

〔元代〕 凌云翰

歌罢南风解愠诗,含毫长想凤来仪。明时又见箫韶作,留取苍崖碧玉枝。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四 其四十

〔元代〕 凌云翰

坐对疏林日渐低,闲看归鸟正高飞。野夫自为吟诗苦,不是悲秋减带围。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五 其四十一

〔元代〕 凌云翰

行道真如行路难,归来依旧客毡寒。灯前笑对家童说,恰似琴川作冷官。

谷隐为郑元谅赋

〔元代〕 凌云翰

西都方遘患,凤兮叹德衰。谷口郑子真,于马少栖迟。

躬耕本逃名,雄也反誉之。虽违括囊意,庶合知几辞。

如何定山阳,令族适在兹。隐德尚先世,食粟匪茹芝。

黄鸟忽嘤鸣,白驹当絷维。所以庞德公,终为隐者师。

孟得名画雪景寒鸦

〔元代〕 凌云翰

飞散寒鸦不可招,数株封雪落长条。茅檐尽日无人到,何处高楼酒未消。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其一

〔元代〕 凌云翰

置守当年为罢侯,剖符皆是帝王州。一瓢挂在长松下,方信箕山有许由。

筼轩为吴兼喜赋

〔元代〕 凌云翰

青山映华轩,窗户何玲珑。凤鸟久不至,筼筜自成丛。

之子延陵后,读书此轩中。昼阴兼夏绿,古色谢春红。

心虚事恒集,本立道自充。投竿出鳞鲫,炙简祛蠹虫。

敲门思有待,题句惭未工。安得文太守,深谷写高风。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三 其五十一

〔元代〕 凌云翰

新筑书堂荫白茅,萧然终胜老禅寮。雪天最爱风敲竹,似向瑶台听凤箫。

画 其四

〔元代〕 凌云翰

山寺风烟一半遮,水香知是落松花。青鞋布袜曾来往,不记云门与若耶。

海棠风燕图

〔元代〕 凌云翰

社日来双燕,低徊佛画檐。海棠风不定,谁为捲珠帘。

为华子宜赋山隐

〔元代〕 凌云翰

招隐何处所,宛在栎山岑。人同西岳号,地异真源寻。

履随绿玉枝,冠映青瑶簪。罗月炯颜色,松风洒尘襟。

鍊液变白雪,烧丹成紫金。传授龙马图,啸歌鸾凤音。

稽首希夷子,寥寥同此心。

叶本蕃扇上竹石

〔元代〕 凌云翰

石林春色晚,老节有清芬。待得儿孙长,抽梢尽入云。

思云轩为罗师尚赋

〔元代〕 凌云翰

思亲长日看云生,亲殁因轩寓旧名。先世独推罗仲素,今人重见狄怀英。

心关瞑色随乌集,目极秋容与雁征。每为三山歌陟岵,萧萧风雨候鸡鸣。

首页  23 24 25 26 2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