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函是的诗词
积雨沉秋汉,寒云没太清。长林迷去路,栖鸟暗闻声。
天地何曾别,江山此一更。坐观烟暝阔,徒有古今情。
深山春入尽阳回,日暖梨花一半开。二十年来旧游处,不因惆怅亦徘徊。
二十年前古道存,瞿塘无路觅精魂。此心欲向青山付,佳话空传流水喧。
众病渐侵何可久,情缘疏淡不堪论。焚书直入乱云去,忍听人间说感恩。
闻道荆门未解兵,九嶷秋色对湓城。僧归湖上无消息,客到虔州有战争。
三载孤踪怜踯躅,一楼明月带欃枪。逢人但问西江水,日下黄尘蔽乱营。
此身原可厌,况复病相因。出入难如意,辛勤徒累人。
形从衣里怯,山向窗中新。情境何曾定,低头祇自亲。
我病差能饭,君行复被风。心悬千里切,途哭两人穷。
忍冻推残絮,频兴候曙钟。青山岂易得,珍重百年中。
寂寞湖山秋气清,欃枪日夜少人行。野僧不识川原事,父老新传郡县名。
丹岫人归无信息,白门书去稍关情。閒心亦有閒今古,历数兴衰感慨生。
早知寒至傲秋风,月落山堂影已空。赤体每怜松柏苦,春来依旧拂墙东。
万里王程往返忙,贤劳独我为才长。漕臣转运供军国,诏使联翩出帝乡。
发赈可能周率土,其亡真信系苞桑。蒙头有衲喜何级,和韵成诗兴更狂。
一番寒彻影参差,扑鼻馀香韵自佳。昼共白云连绝巘,夜同明月醉空阶。
为惭芳草迟春陌,独许梨花到石崖。是处江城吹欲落,泠泠古调可谁谐。
寒到惊秋尽,无云天欲垂。道情添老大,人事暗迁移。
扫叶供烹茗,担泉先灌葵。韶光应共惜,世路此何时。
去年栽此梅,今岁一花开。稍露知根在,不萌畏雪摧。
枝繁怜独立,寒尽待人来。白眼应谁见,凭栏香暗回。
日永山深只自知,黄莺啼早燕归迟。半床薄絮閒伸足,不羡人间暖席时。
几岁纡回峡涧东,相随杖屦日从容。山莺一任啼朝树,岸柳何因掩暮峰。
春露已沾新绿湿,夏云偏指旧溪封。无门有路通霄汉,倚立堂阶隔万重。
何处堪栖息,烟霞隐梵宫。鸟摇篱菊嫩,犬吠夕阳空。
问世无成策,安心只是穷。老僧惟有退,含笑委长风。
朔风初动便图南,声断衡阳秋水涵。亦知瘴热非长乐,浅浦荒原尚一堪。
风雨飘摇茅舍欹,日长寒灶午炊移。山中乞士方离院,江上归帆已过时。
播谷预占今岁早,种瓜须记去年迟。商量浩浩成何语,羞听黄莺啼短篱。
乾坤内外绝为邻,梦里何劳问主宾。治乱兴亡千古事,死生老病百年身。
白云欲锁寒山色,梅萼谁怜冻腊春。石上因缘知几几,莫教浮世笑閒人。
祖意在山边,水牛眠野田。深知黄叶趣,不坐白云禅。
鸠唤栽秧雨,风牵上水船。此中无限意,肯向外人传。
万里溪无色,千峰影到栏。莫将银世界,空作月明看。
开眼皆怜白,何人不畏寒。群公知此意,无复悔衣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