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李正民李正民的诗词
李正民

李正民

[ 宋代 ]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 李正民的诗词

和同院梅花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岁残万木冻如痴,聚窟飘香起玉肌。韵胜自依山谷里,肤清偏称月明时。

且看雪后微微折,只怕风前细细吹。蓬岛瑶池空入梦,不将清兴属芳枝。

和叔来谒李守值其在告作诗戏之

〔宋代〕 李正民

赤袍画戟拥朱门,铃阁晨扃正谢宾。京兆欲行犹案事,杜陵投老尚论亲。

蕙帷鹤怨空寒夜,名纸毛生踏路尘。南郡高风非托疾,未应吐哺愧前人。

寓居

〔宋代〕 李正民

昔年南渡苦奔波,天幸惊禽脱网罗。结绶怀黄真忝窃,求田问舍已蹉跎。

烂柯山下樵苏贱,槜李城边鱼蟹多。萍泛蓬飘终未靖,作劳聊复强悲歌。

寄和叔 其四

〔宋代〕 李正民

半生粗粝嗣先芬,肯向朝晡造业因。夜鲤晨凫那竞爽,露葵霜薤自称珍。

烝豚未辨王武子,豆粥犹惭石季伦。惟有清高井居士,葱齑麦饭久酸辛。

闻元叔移居姚江

〔宋代〕 李正民

涨海连天古县幽,浮家泛宅竟何求。红旗黄纸俱无预,白璧明珠岂易投。

世路久谙聊尔尔,宦情将老亦悠悠。不须更说黄粱梦,二顷良田早自谋。

人日和同院 其三

〔宋代〕 李正民

玉烛初更品物新,又观剪綵镂金人。休嗟岁岁年年貌,且送奇奇怪怪神。

酒有十千元自富,食兼三九未全贫。王孙诗笔能鏖战,夜遣偏师敌富春。

人日和同院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层冰积雪已经旬,霁色初欣日在人。一岁暗添身渐老,百篇赓和笔如神。

金花柏叶聊图醉,车柳舟刍漫逐贫。苦恨郊原芳意晚,预期联骑去寻春。

寄德邵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蹑屩担簦又徙居,未能慷慨赋归与。浯溪难继中兴颂,西塞重寻渔父书。

故国山川怀望切,在廷知旧记怜疏。不须更论升沉事,钟釜年年粟有馀。

和孙邦求 其五

〔宋代〕 李正民

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

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和平叔 其三

〔宋代〕 李正民

岁晚栖栖作远游,足音真可慰穷愁。身閒文史聊覃思,老去田园亦强谋。

旋拨浊醪篘冻酒,何嫌粝食办晨羞。新篇起我超然兴,苦恨轻装不少留。

和元叔闻德邵省下之作

〔宋代〕 李正民

文场决胜事何如,神助曾无合浦珠。正论久知传木铎,哇音宁使混錞釪。

土风未改犹思楚,射御今应复教吴。白雪调高难继和,埙篪歌咏古相须。

和平叔见寄

〔宋代〕 李正民

手折梅花驿使传,在原鸰翼尚翩翩。老来庾信多愁思,归去陶潜只醉眠。

穷巷悄无车马迹,安心久解祖师禅。梦回云海遥千里,春草池塘忆惠连。

和平叔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红日新添一线催,竹炉纸阁聚寒灰。雨滋长亩才抽麦,雪渍南枝欲放梅。

岁月峥嵘嗟老矣,弟兄漂泊思悠哉。扁舟过我消离恨,肯使云帆取次回。

南归 其六

〔宋代〕 李正民

南北飘零三十秋,乱离重到旧扬州。田园芜没身空老,却羡如今马少游。

寄元叔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十年出处略相同,名在丹台第几重。欲富未能求五牸,为贫聊且受三钟。

寒灰复焰惭安国,穷鬼何知笑伯龙。泛宅浮家苕霅上,一觞一咏可从容。

览史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廷尉结袜名愈重,力士脱靴谗遽臻。君子小人所怀异,择地而行乃保身。

南归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沦身绝域久睽孤,投老归来鬓发疏。不但高人能笑我,此生安敢食鲈鱼。

次韵同院晚春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病思愁肠叵奈何,新诗无复苦磋磨。欣闻郢客阳春曲,罢唱吴侬小海歌。

幽径雨馀芳草绿,小园风静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叹朋簪不我过。

杂诗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海岸收残雨,西风放晚晴。霜林红未脱,寒草绿犹生。

老觉光阴速,闲观世累轻。端忧多暇日,憔悴庾兰成。

早春次韵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平原齐吐麦,幽谷未迁莺。王者虽无战,元戎盍治兵。

山川羁客恨,桃李故园情。何处花先发,篮舆取次行。

首页  8 9 10 11 1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