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李正民李正民的诗词
李正民

李正民

[ 宋代 ]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 李正民的诗词

破贼凯歌八章 其八

〔宋代〕 李正民

皇朝德泽浸寰瀛,伪虏乘时敢抗衡。南北生民皆赤子,自然不战屈人兵。

和平叔 其三

〔宋代〕 李正民

岁晚栖栖作远游,足音真可慰穷愁。身閒文史聊覃思,老去田园亦强谋。

旋拨浊醪篘冻酒,何嫌粝食办晨羞。新篇起我超然兴,苦恨轻装不少留。

寄汪彦章内翰

〔宋代〕 李正民

文华风采压时流,惠政春温著六州。才向卞山归旧隐,忽寻湘水泛扁舟。

愚溪胜践今亲见,清境西偏几客游。皋壤山林皆可乐,不须重作畔牢愁。

赠章生

〔宋代〕 李正民

廷尉归来解组缨,门前罗雀自飞鸣。已悲楚相为廉吏,更愧相如擅长名。

十部贻书宁有补,五浆先馈岂无惊。朝廷不晚颁贤诏,伫看鹏抟万里程。

和元叔闻德邵省下之作

〔宋代〕 李正民

文场决胜事何如,神助曾无合浦珠。正论久知传木铎,哇音宁使混錞釪。

土风未改犹思楚,射御今应复教吴。白雪调高难继和,埙篪歌咏古相须。

和孙邦求 其四

〔宋代〕 李正民

结友何殊杵臼间,旧游重话发清欢。西江候月愁宵永,南郭寻梅耐岁寒。

老笔尚凌游猎赋,刚肠宜戴触邪冠。鹗书屡上初无补,宣室咨询待夜阑。

和平叔见寄

〔宋代〕 李正民

手折梅花驿使传,在原鸰翼尚翩翩。老来庾信多愁思,归去陶潜只醉眠。

穷巷悄无车马迹,安心久解祖师禅。梦回云海遥千里,春草池塘忆惠连。

和平叔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红日新添一线催,竹炉纸阁聚寒灰。雨滋长亩才抽麦,雪渍南枝欲放梅。

岁月峥嵘嗟老矣,弟兄漂泊思悠哉。扁舟过我消离恨,肯使云帆取次回。

南归 其六

〔宋代〕 李正民

南北飘零三十秋,乱离重到旧扬州。田园芜没身空老,却羡如今马少游。

寄元叔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十年出处略相同,名在丹台第几重。欲富未能求五牸,为贫聊且受三钟。

寒灰复焰惭安国,穷鬼何知笑伯龙。泛宅浮家苕霅上,一觞一咏可从容。

南归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沦身绝域久睽孤,投老归来鬓发疏。不但高人能笑我,此生安敢食鲈鱼。

次韵同院晚春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病思愁肠叵奈何,新诗无复苦磋磨。欣闻郢客阳春曲,罢唱吴侬小海歌。

幽径雨馀芳草绿,小园风静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叹朋簪不我过。

福廷村

〔宋代〕 李正民

云海茫茫天一涯,田园芜没竟何归。福廷自可求灵药,夜月虚传掩少微。

莫讶长须寻不得,只缘双鲤别来稀。三间茅屋何时办,白发相看傍钓矶。

杂诗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海岸收残雨,西风放晚晴。霜林红未脱,寒草绿犹生。

老觉光阴速,闲观世累轻。端忧多暇日,憔悴庾兰成。

早春次韵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平原齐吐麦,幽谷未迁莺。王者虽无战,元戎盍治兵。

山川羁客恨,桃李故园情。何处花先发,篮舆取次行。

杂诗 其六

〔宋代〕 李正民

野岸营茅屋,修篁出短篱。纸窗迎暖日,石砚结冰凘。

种菊陶元亮,栽松杜拾遗。田园已芜没,飘泊竟何之。

挽曾公衮宝文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际会光华旦,传家各有人。荣名今已矣,陈迹重悲辛。

曷报生刍礼,难留玉树春。隼旟空望断,清泪落衣巾。

挽沈伯华

〔宋代〕 李正民

望出东阳裔,蝉联济美材。海邦歌政化,泽国早归来。

甲第朱门掩,佳城白日开。松风九原陌,薤露有馀哀。

挽綦内翰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扈跸来江表,同时掌掖垣。鲸波连画鹢,鹿野对清樽。

涉世行藏异,论交道义敦。遽成生死隔,回首泪潺湲。

送尹叔之行朝

〔宋代〕 李正民

三年制锦在江吴,游刃恢恢地有馀。贾谊已膺前席问,嵇康新有绝交书。

田间雨过禾收早,庭下风来叶落初。此去青云前路稳,未应搔首赋归与。

首页  8 9 10 11 1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