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王绂的诗词
竹树阴森映短墙,萧然绝俗似僧房。出城相去路三里,闭户独眠书半床。
风暖林花飘几席,雨晴沙鸟入池塘。惭余扰扰红尘客,到此犹能百虑忘。
平田漠漠雨晴时,每报农家布谷迟。性拙自甘丛薄下,从教别鸟立高枝。
万竿森立草堂前,门巷迂回小径穿。席展翠阴留客醉,诗题玉节许僧镌。
未秋已觉凉生袂,清夜那知月在天。老我情怀怕萧索,却疑风雨若为眠。
西风昨夜起狂颠,捲我茆斋屋顶穿。红日迸光来枕上,白云拖影到床前。
破铛煮茗煎明月,古砚濡毫蘸碧天。一夜寒窗浑不寐,寸心直至斗牛边。
香叶多攀结,铜柯巧屈蟠。苍龙倚檐外,翠壁耸高寒。
始因从宦出,先世福州人。踪迹久居楚,语音犹带闽。
田庐依妇族,图绘赠交亲。千里聊相问,身安莫厌贫。
李君素闻道,襟抱常坦夷。富贵与贫贱,此志终不移。
萧然一室中,和气蔼春熙。历险思诡遇,校之孰为宜。
翠影生阴雨露新,泠泠如玉净无尘。衡门自此休教闭,待取清狂直造人。
徐君素高尚,雅志难适俗。慕彼柴桑翁,种此篱下菊。
黄花秋正繁,白酒时一漉。一觞聊独倾,三嗅仰馀馥。
有儿抱遗经,典教濂溪曲。迎养固靡遑,时奉千里禄。
较之五男儿,此时亦已足。何当结比邻,岁晚相往复。
雨馀琼署不知炎,此夕多君逸兴添。灯下展书横一榻,酒边濡翰扫千缣。
月惊栖鸟争喧树,风约流萤直到檐。我欲披襟同露坐,休将礼法待人严。
珊瑚出海底,低拂凤凰枝。苍雪落寒影,晴云含碧滋。
潇湘不可到,翘首起遐思。
千里家山阻道途,昔曾游处漫成图。青山断处非三泖,白鸟飞边是五湖。
杨柳陂塘茆屋小,杏花村落酒旗孤。殷勤寄与同来客,此景江南彷佛无。
奥室乃环堵,窗户何由施。一瓦覆蠡甲,天光常下垂。
群峰列如掌,传闻是九华。仙人不可见,千古閟烟霞。
山高樵径险,山深樵径迂。采樵虽云劳,览胜尤足娱。
飞泉落林杪,好鸟鸣丘隅。歌逐天风还,身与閒云俱。
日夕行负薪,烟深望吾庐。得失既莫较,孰知贤与愚。
嗟哉朱买臣,富贵将焉如。
才过中年又晚年,一身多病已颓然。漫将诗酒愁边遣,不复毫缣醉里颠。
数叶竹梢承雨露,一拳苔石寄风烟。若言貌得洪厓景,仙迹犹难我辈传。
翠竹苍烟两岸秋,扁舟曾忆度湘流。偶来琳馆看图画,彷佛推篷宿雨收。
牛斗有佳气,分明见龙光。张华固能识,神物终难藏。
十年骑马走西东,两鬓秋霜落镜中。安得拂衣寻旧隐,草楼高处听松风。
一天风雪又深冬,添得诗人兴趣重。压树只疑花扑地,看山无复翠为峰。
管弦沸沸青楼酒,台殿盈盈古寺钟。忽听阳春歌绝调,令人不和若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