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刘禹锡刘禹锡的诗词
刘禹锡

刘禹锡

[ 唐代 ] [字梦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的诗词 ► 刘禹锡的名句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唐代〕 刘禹锡

蝉鸣官树引行车,言自成周赴玉除。远取南朝贵公子,

重修东观帝王书。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

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

〔唐代〕 刘禹锡

为爱逍遥第一篇,时时闲步赏风烟。

看花临水心无事,功业成来二十年。

赴苏州酬别乐天

〔唐代〕 刘禹锡

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二南风化承遗爱,

八咏声名蹑后尘。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

江城春日追游处,共忆东归旧主人。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代〕 刘禹锡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冬游见清浅,春望多洲沚。云锦远沙明,风烟青草靡。

火星忽南见,月硖方东迤。雪波西山来,隐若长城起。

独专朝宗路,驶悍不可止。支川让其威,蓄缩至南委。

熊武走蛮落,潇湘来奥鄙。炎蒸动泉源,积潦搜山趾。

归往无旦夕,包含通远迩。行当白露时,眇视秋光里。

曙色未昭晰,露华遥斐舋。浩尔神骨清,如观混元始。

北风忽震荡,惊浪迷津涘。怒激鼓铿訇,蹙成山岿硊。

鹍鹏疑变化,罔象何恢诡。嘘吸写楼台,腾骧露鬐尾。

景移群动息,波静繁音弭。明月出中央,青天绝纤滓。

素光淡无际,绿静平如砥。空影渡鹓鸿,秋声思芦苇。

鲛人弄机杼,贝阙骈红紫。珠蛤吐玲珑,文鳐翔旖旎。

水乡吴蜀限,地势东南庳。翼轸粲垂精,衡巫屹环峙。

名雄七泽薮,国辨三苗氏。唐羿断修蛇,荆王惮青兕。

秦狩迹犹在,虞巡路从此。轩后奏宫商,骚人咏兰芷。

茅岭潜相应,橘洲傍可指。郭璞验幽经,罗含著前纪。

观津戚里族,按道侯家子。联袂登高楼,临轩笑相视。

假守亦高卧,墨曹正垂耳。契阔话凉温,壶觞慰迁徙。

地偏山水秀,客重杯盘侈。红袖花欲然,银灯昼相似。

兴酣更抵掌,乐极同启齿。笔锋不能休,藻思一何绮。

伊余负微尚,夙昔惭知己。出入金马门,交结青云士。

袭芳践兰室,学古游槐市。策慕宋前军,文师汉中垒。

陋容昧俯仰,孤志无依倚。卫足不如葵,漏川空叹蚁。

幸逢万物泰,独处穷途否。锻翮重叠伤,兢魂再三褫。

蘧瑷亦屡化,左丘犹有耻。桃源访仙宫,薜服祠山鬼。

故人南台旧,一别如弦矢。今朝会荆峦,斗酒相宴喜。

为余出新什,笑抃随伸纸。晔若观五色,欢然臻四美。

委曲风涛事,分明穷达旨。洪韵发华钟,凄音激清徵。

羊浚要共和,江淹多杂拟。徒欲仰高山,焉能追逸轨。

湘洲路四达,巴陵城百雉。何必颜光禄,留诗张内史。

海阳十咏。云英潭

〔唐代〕 刘禹锡

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

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

〔唐代〕 刘禹锡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

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灵。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

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

何处翳附郭,几人思郈成。云天望乔木,风水悲流萍。

前与计吏西,始列贡士名。森然就笔札,从试春官卿。

帝城岐路多,万足伺晨星。茫茫风尘中,工拙同有营。

寒女劳夜织,山苗荣寸茎。侯门方击钟,衣褐谁将迎。

弱羽果摧颓,壮心郁怦怦。谅无蟠木容,聊复蓬累行。

昨日讯灵龟,繇言利艰贞。当求舍拔中,必在审己明。

誓将息薄游,焦思穷笔精。莳兰在幽渚,安得扬芬馨。

曰余摧落者,散质负华缨。一聆苦辛词,再动伊郁情。

身弃言不动,爱才心尚惊。恨无羊角风,使尔化北溟。

论罢情益亲,涉旬忘归程。日携邑中客,闲眺江上城。

昼憩命金罍,宵谈转璿衡。薰风香麈尾,月露濡桃笙。

忽被戒羸骖,薄言事南征。火云蔚千里,旅思浩已盈。

湘江含碧虚,衡岭浮翠晶。岂伊山水异,适与人事并。

油幕侣昆丘,粲然叠瑶琼。庾楼见清月,孔坐多绿醽。

复有衡山守,本自云龙庭。抗志在灵府,发越侔咸英。

一挥出荥阳,惠彼嗤嗤氓。隼旟辞灞水,居者皆涕零。

惟昔与伊人,交欢经宿龄。一从云雨散,滋我鄙吝萌。

北渚不堪愁,南音谁复听。离忧若去水,浩漾无时停。

尝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

圣功奠远服,神物拥休祯。贤人在其下,仿佛疑蓬瀛。

君行历郡斋,大袂拂双旌。饰容遇朗鉴,肝鬲可以呈。

昔日马相如,临邛坐尽倾。勉君刷羽翰,蚤取凌青冥。

酬思黯见示小饮四韵

〔唐代〕 刘禹锡

抛却人间第一官,俗情惊怪我方安。兵符相印无心恋,

洛水嵩云恣意看。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寻竿上掷身难。

追呼故旧连宵饮,直到天明兴未阑。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

〔唐代〕 刘禹锡

玉马朝周从此辞,园陵寂寞对丰碑。

千行宰树荆州道,暮雨萧萧闻子规。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唐代〕 刘禹锡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杂曲歌辞 其二

〔唐代〕 刘禹锡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唐代〕 刘禹锡

八柱共承天,东西别隐然。远夷争慕化,真相故临边。

并进夔龙位,仍齐龟鹤年。同心舟已济,造膝璧常联。

对领专征寄,遥持造物权。斗牛添气色,井络静氛烟。

献可通三略,分甘出万钱。汉南趋节制,赵北赐山川。

玉帐观渝舞,虹旌猎楚田。步嫌双绶重,梦入九城偏。

秋雨离情动,新诗乐府传。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弦。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唐代〕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其一

〔唐代〕 刘禹锡

彫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有獭吟

〔唐代〕 刘禹锡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别夔州官吏

〔唐代〕 刘禹锡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联延喧驿步,

白头俯伛到江滨。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九华山歌

〔唐代〕 刘禹锡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

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

气势不死如腾屳。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

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轩皇封禅登云亭,

大禹会计临东溟。乘樏不来广乐绝,独与猿鸟愁青荧。

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

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九华山,九华山,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杂歌谣辞 步虚词二首 其一

〔唐代〕 刘禹锡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唐代〕 刘禹锡

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数间茅屋闲临水,

一盏秋灯夜读书。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綵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唐代〕 刘禹锡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秋江晚泊

〔唐代〕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首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