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的诗词 ► 湛若水的名句
朱雀桥边好鸟啼,提壶相送石城西。江天渺渺孤帆远,草树依依望眼迷。
社稷奠安馀献纳,江淮儿女藉提携。从来知恤惟乡土,前席烦公奉拜稽。
洪涛起舂天,天地谁撑拄。若非画品工,不信中流柱。
圣人亦人为,诸子早辨志。持此忠信资,何远不可至。
尧舜称大圣,其道孝弟耳。孝弟谁不然,鲜或见天理。
天理天所为,超然绝人伪。夫谁能举之,聪明与睿智。
兹理何由臻,执事自敬始。
尔贤云戒酒,戒酒惟尔贤。大禹恶其旨,其兴也勃焉。
瞻彼东山,巍巍南极。我怀君子,于山之侧。有渰其云,不雨而泽。
秪以淹望,永言思德。将哦将思,陈侯是式。谁其赋之,少师无斁。
楼外堂前沼引溪,楼中充栋青云齐。半年恭默开群藉,学礼无穷但学诗。
一莺或两莺,嘤嘤若求善。意气正相感,忽值时节变。
时节日已变,君行日已远。一隔如参商,咫尺不相见。
相见不尽情,相思难嗣声。
会华堂起湛公来,多谢明公大手裁。若谓相公墩岂敢,相公瑞为后贤开。
山绕如城是化城,城中佛子但知耕。高低心地田塍在,未许町畦起妄争。
悄翁一笑破群忧,况有冯甥与共游。三生一派增江水,一幅青天无限秋。
曲江江水长,欲济川无梁。美人不可即,风度安可量。
飞鸟择高枝,鸣凤在朝阳。黄唐世已远,千载空翱翔。
广衡二府地相连,朱明朱陵同一天。两间今已通云破,天纵衰□取次眠。
飞云渺渺来空洞,洞口桃花虚映红。瑶笛长吹千里月,霓裳轻飏五铢风。
玉堂回首即天府,黄石归来是赤松。静啸空山人不见,石楼烟袅麻姑峰。
宇宙何寥邈,造化苦长勤。绵绵初生条,倏忽摧为薪。
采薪须采枝,采薪休采根。枝伤可复生,根蹶难为春。
牛山既濯矣,乃尚寻斧斤。斧斤亦易缺,生理亦易灭。
畴若予草木,帝咨益重烈。往谐周虞衡,咸若夏鱼鳖。
尽物斯尽人,性分在调燮。
大有洞天天上关,迢迢天路隔人间。手攀明月有几尺,海岸孤绝此何山。
驱车暂出郭,已远朝市喧。更寻万泉源,洗我耳中尘。
岂止耳中尘,因可清心神。安得挽天瓢,一洗世间氛。
尘氛既已尽,天地皆回春。
恰到溪穷阳步潭,舍舟策马仍之南。上方有路能终到,直到茅君炼药庵。
坐忘不忘之间,中思直到天然。问我天然何似,人力丝毫不存。
上下峄山峰,危石度千重。回头倚岩坐,洒落观大通。
何名为大通?是身在虚空。欲归前无路,插趐凌天风。
愚智师心亦是知,乾坤此路本多岐。游人未识尼丘路,细把中庸问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