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 林同的诗词
贼来那可迩,而敢以身迎。
身岂不知爱,心乎恐母惊。
色养倾余子,高名重一时。
足为丞相喜,岂计外人知。
播殖为亲养,家贫至假田。
焉知后学者,尽唤作儒先。
百行孝为首,诸人傥未知。
下帷空自苦,蹑屩竟何裨。
已分几上肉,谁藏腹下刀。安知羊不死,乃复自羊羔。
子之於父母,毋以有其身。
老子玄虚祖,谆谆此语人。
为有心中事,琴音自不和。
礼虽弗敢过,哀若未忘何。
我母亦君母,吾翁即若翁。分羹何太忍,请质可堪从。
既知为异物,号泣绝还生,
未有蛴螬炙,翻令母目明。
忍以證羊故,而云我直躬。那知为父隐,直故在其中。
风雹忽止处,禾麦独依然。
料得天公意,知为孝子田。
三百五篇内,凡言忠孝人。
未尝不流涕,反复为王陈。
食肉隐两颊,饲母向颓垣。
终感主养母,能将死报恩。
我避故云辟,东行是谓征。
先王犹可告,岂为伐而刑。
仁矣文皇诏,悲哉少女书。
至今民受赐,非但活淳于。
念母嗟陟岂,思亲徒望云。
可怜魏孝子,不比狄参军。
前烈知纯淑,孤踪愧眇蒙。
果能笔叙传,不枉赋幽通。
功臣三十二,佩剑蔼云台。第一人知否,曾为孝母来。
名父难为子,纤瑕即辱身。
直须留面目,他日见先人。
蔬食可堪贫,勤哉孝养亲。蓬莱知不远,应是著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