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唐代山寺

山寺

唐代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荒凉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盘愈高。

麝香在石竹丛里安睡,鹦鹉悠闲地啄食金桃。

乱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过,悬崖上建构的屋宇十分牢靠。

登上山顶的高阁天色已晚,百里之外还能望见飞鸟的毫毛。

注释

山寺: 即秦州麦积山瑞应寺。

细路:登山小路。

麝(shè)香:鹿属。本名麝香鹿,俗名香麝,其腹部阴囊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气极浓,因名香麝。石竹: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丛生有节,高一二尺,夏日开花,色有深红、浅红、白色等。

金桃:即黄桃。

乱水:山中泉水,纵横乱流,可涉足而过的叫乱水。水一作“石”。

“悬崖”句:指麦积山上房舍。

上方:指僧之方丈,在山顶。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细微之物。秋一作“纤”。

参考资料:

1、丁成泉.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 第1卷 东晋南北朝·隋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523页

2、霍松林.霍松林选集 第七卷 译诗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第59页

赏析

首联先写眼前近景:麦积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写野眺远景:麦积山的形状和曲折盘旋的小道。由近及远,天然工巧,十分精绝。

领联一个“眠”,出了麝香鸟的疲倦;一个“啄”,出了鹦鹉的贪馋。此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色彩明丽。虽值秋季,但字里行间跃动着春天的旋律,给人心理上一种愉悦的美感。

首联和领联描述了战乱对山寺的影响。僧人或参战,或逃跑,已所剩无几。而麝香、鹦鹉却怡然自得,不知人间变故。

颈联写游人登上麦积山,要通过山峡上纵横流淌的涓涓溪流。“悬崖”句,仇兆鳌引《玉堂闲话》云:“麦积山,梯空架险而上,其间千房万室,悬空蹑虚,即‘悬崖置屋牢’也。”这两句写出了麦积山的险峻和诗人的兴致。

尾联接近傍晚,诗人登上了麦积山,看到了山顶上重重叠叠的楼阁台榭,山寺的长老就住在那里。凭槛远眺,那百里远的景物尽收眼底。

这首五言律诗,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综览全诗,不但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远景相互配合,使全诗的意境明丽悠远,读之令人赏心悦目。这首诗的宝贵不只在为我们展现了极为优美的如画山水,更宝贵的是为后人记录了当时在秦地数量很多的麝和鹦鹉的事实。麝因有珍贵的麝香,鹦鹉因美丽而能学人言,长期遭致滥捕滥杀,在这一地区相继灭绝了。高远得接近仙境的寺庙尚且如此,战乱对社会的破坏就更难以言表了。

参考资料:

1、胡淼.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第399页

2、赵错.心谷响起的回音: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第106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乾元二年七月,杜甫便毅然弃官,携全家经陇县、张家川、清水来到秦州西枝村,并打算在这修建几间草庐,以安度晚年。《山寺》就是诗人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游览参观麦积山后乘兴而作。  

参考资料:

1、孙晓峰.带你走进麦积山: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第189页

猜你喜欢
渡江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檝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送友游吴越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行舟忆永和兄弟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鹦鹉曲·夷门怀古

人生只合梁园住,快活煞几个白头父。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

〔幺〕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更漏子·送孙巨源
宋代苏轼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咏昭君
唐代汪遵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送友游吴越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题张氏隐居二首
唐代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词 ► 杜甫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