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宋代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

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

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去长沙的路上,看到一处墙壁上面有妇人题写的文字,其内容好像含有很大的遗憾,于是揣摩她的心意写下这首词。

妇人泪眼盈盈,想到过去在青楼里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已经不是其他姐妹的对手,所以才离开青楼。

水边的村庄,山中的驿站,居处清贫,天色已晚,身如行云,漂泊无定。面对西风,没有等到雁来,也盼不到情人的书信。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香”“天下乐令”,简称“减兰”。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长沙道中:去长沙的路上。

恨:悔恨,遗憾。

为赋:这里指写词。为,创作。

“往日”句:语出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泛指华贵的闺房。一说借指妓院或指青楼中的女子,多指妓女。

秋月春花:语出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夜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此处借喻女子容貌。

山驿:山中的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锦字”二句:意谓盼不到丈夫或情人的书信。锦字,用锦织成的文字。晋代苏蕙作回文诗,用五色丝织成,名《回文璇玑图》。《晋书·窦滔妻苏氏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兰若。善属文。滔,待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婉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四百八十字。”后用以指妻寄夫的书信。立尽,站到最后。雁,传书之鸿雁。古谓鱼、雁皆能传书。此借指书信。

参考资料:

1、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100-101

2、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31-32

赏析

这首词为弃妇代言。上片通过今昔、人我对比,表达了往事不堪回首之痛;下片专就眼前境遇来写,进一步表达如今日暮飘零、托书无人的凄惶悲凉之感。全词语言浅近通俗,格调哀婉凄楚,体现了词人对弃妇不幸遭际的深深同情。

此词主要写女主人公往事不堪回首,而今日暮飘零、托书无人、悲凉凄惶的处境;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所代言的弃妇不幸的生活遭遇的深切同情。

开篇“盈盈”一句,写出了弃妇我见犹怜的伤心情状。这里运用白描,说明弃妇失去美好的生活,含泪悲啼。“往日”一句,谓昔时美好的生活不再,说明了她“盈盈泪眼”的缘由。“秋月”两句,表明她年迈色衰,难与他人相比美。这是她离开青楼的原因,也可能正是她“恨”之所在。“水村”两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弃妇如今飘泊无定的生活。最后“锦字”两句谓寄书无人,难以通讯。这两句被后人评为“风致妍媚”,此词也因此被认为妍媚词。

全词上片写女子失去了往日的幸福生活,当前处境与过去反差很大,难以与普通姐妹相比。下片写她如今生活清苦,孤身漂泊不定,撰写书信,也无法投递。其人处境难耐,情景悲凉凄惶。小词写得浅近通俗,格调哀婉凄楚,体现了稼轩词婉约的一面。

参考资料:

1、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100-101

2、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31-32

3、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6:222-223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代无名氏弃妇立言。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至七年(公元1180),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一次他在去长沙的路途中,看到墙壁上有妇人题字,此妇人心中似怀有很深的失悔和遗憾,便揣摩其意即兴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100-101

2、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31-32

猜你喜欢
吊万人冢
唐代张蠙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我行其野
先秦佚名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清代袁枚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塞下曲
唐代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墨宝堂记
宋代苏轼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昭君怨·牡丹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玉楼春
宋代佚名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青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思母
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朝中措·梅
宋代陆游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的诗词 ► 辛弃疾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