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明代次黄侍讲赠陈性初诗韵

次黄侍讲赠陈性初诗韵

明代宋濂

忆昔游虎林,年壮已非冠。

旅食叹酸辛,敢望诸侯传。

捉衿肘已露,纳履踵成穿。

甘从原思贫,耻学毛遂荐。

薢茩丹丘生,文采超众彦。

精魄更蔚庞,雏展垂天翰。

每逢罗浮春,含笑解貂换。

列饮杏花阴,吹笛侑羹献。

微酣双耳热,谹议层叠见。

弘深剧王霸,险诡杂神幻。

踏月或起舞,留连过夜半。

恒思酒星临,手不离璧散。

忽骑东海鲸,归餐赤城饭。

于时海大鱼,鼓鬛正湍悍。

飓风挟洪涛,漂没无泮岸。

手操丈二矛,欲刺忘身贱。

指麾集群渔,蓐食待东旦。

更陈清海策,衔袖书一卷。

大言惊众听,读者洽背汗。

九阍不可通,志士徒扼腕。

因作山水游,所幸脚力健。

酒经七家笺,诗囊五采烂。

走马过粤郊,看花入荆甸。

醉余两齿豁,双雕伤一箭。

湘流去洗耳,杳不闻治乱。

自余湖堤别,久矣踪迹判。

秦淮诧再聚,何异箴得线。

示我诸遗篇,令人忆东观。

襄阳耆旧亡,文园白日晏。

袭之如殷彝,夙夜宜绻绻。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你喜欢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明代高启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京师得家书
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渡黄河
明代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司马季主论卜
明代刘基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宋濂的诗词 ► 宋濂的名句

作者详情